《愣严经第七卷》重点摘要
-
修学菩萨道的基本要求:
- 持四种律仪
- 诵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囉无上神呪
-
建立道场的具体方法:
- 选择清淨比丘为师
- 详细描述了坛场的布置和准备过程
- 规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修行过程
-
佛顶光明神呪的功德和威力:
- 能降伏诸魔,制诸外道
- 能拔济众生各种苦难
- 能保护修行者,远离各种灾难
- 能消除罪障,淨化戒律
-
护法神的誓愿:
- 诸天、龙王、鬼神等皆发誓护持修行此呪的人
-
阿难请问修行次第:
- 询问乾慧地、四十四心、入地等修行阶段
-
佛解释世界与众生的颠倒:
- 解释众生颠倒的根源
- 详细阐述世界颠倒的形成过程
-
十二类众生的形成:
- 详细解释了十二种众生类别的形成原因
- 每种类别都与特定的颠倒和轮迴形式相关
这一卷经文主要围绕修行方法、神呪功德、护法誓愿以及世界与众生形成的原理展开,为修行者提供了具体的修行指导和宇宙生成的理论基础。
《愣严经第七卷》完整经文
阿难,汝问摄心。我今先说入三摩地,修学妙门求菩萨道。要先持此四种律仪,皎如氷霜。自不能生一切枝叶,心三口四生必无因。阿难,如是四事若不失遗,心尚不缘色香味触,一切魔事云何发生。若有宿习不能灭除,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囉无上神呪。斯是如来无见顶相,无为心佛,从顶发辉,坐宝莲华所说心呪。且汝宿世与摩登伽,历劫因缘恩爱习气,非是一生及与一劫。我一宣扬,爱心永脱,成阿罗汉。彼尚婬女,无心修行,神力冥资,速证无学。云何汝等在会声闻,求最上乘决定成佛。譬如以尘扬于顺风,有何艰险。
若有末世欲坐道场,先持比丘清淨禁戒。要当选择戒清淨者,第一沙门以为其师。若其不遇真清淨僧,汝戒律仪必不成就。戒成已后,着新淨衣,然香闲居,诵此心佛所说神呪一百八遍。然后结界建立道场,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,放大悲光来灌其顶。阿难,如是末世清淨比丘,若比丘尼,白衣檀越,心灭贪婬,持佛淨戒,于道场中发菩萨愿,出入澡浴,六时行道。如是不寐经三七日,我自现身至其人前,摩顶安慰,令其开悟。
阿难白佛言:「世尊,我蒙如来无上悲诲,心已开悟,自知修证无学道成。末法修行建立道场,云何结界?合佛世尊清淨轨则。」
佛告阿难:「若末世人愿立道场,先取雪山大力白牛,食其山中肥腻香草。此牛唯饮雪山清水,其粪微细。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。若非雪山,其牛臭秽不堪涂地。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,取其黄土。和上栴檀、沉水、苏合、薰陆、欝金、白胶、青木、零陵、甘松及鸡舌香。以此十种细罗为粉,合土成泥以涂场地。方圆丈六为八角坛。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,华中安鉢。鉢中先盛八月露水,水中随安所有华叶。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花鉢。镜外建立十六莲华,十六香鑪间花铺设。庄严香鑪纯烧沉水,无令见火。取白牛乳置十六器,乳为煎饼并诸沙糖、油饼、乳糜、酥合蜜薑、纯酥纯蜜。及诸菓子、饮食、葡萄、石蜜种种上妙等食,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,以奉诸佛及大菩萨。每以食时,若在中夜,取蜜半升用酥三合。坛前别安一小火鑪,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,沐浴其炭,然令猛炽,投是酥蜜于炎炉内,烧令烟尽,飨佛菩萨。令其四外遍悬幡华,于坛室中,四壁敷设十方如来。及诸菩萨所有形像,应于当阳张卢舍那、释迦、弥勒、阿閦、弥陀,诸大变化观音形像,兼金刚藏安其左右。帝释、梵王、乌刍瑟摩、并蓝地迦诸军茶利,与毘俱知、四天王等,频那夜迦,张于门侧左右安置。又取八镜复悬虚空,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,使其形影重重相涉。」
于初七日中,至诚顶礼十方如来、诸大菩萨及阿罗汉。恒于六时诵呪绕坛,至心行道。一时常行一百八遍。第二七中一向专心,发菩萨愿,心无间断。我毘奈耶先有愿教。第三七中于十二时,一向持佛般怛罗呪。至第四七日,十方如来一时出现。镜交光处,承佛摩顶。即于道场修三摩地,能令如是末世修学,身心明淨犹如瑠璃。
「阿难,若此比丘本受戒师,及同会中十比丘等,其中有一不清淨者,如是道场多不成就。从三七后端坐安居,经一百日。有利根者,不起于座得须陀洹。纵其身心圣果未成,决定自知成佛不谬。汝问道场建立如是。」
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自我出家恃佛憍爱,求多闻故未证无为。遭彼梵天邪术所禁,心虽明了力不自由。赖遇文殊令我解脱。虽蒙如来佛顶神呪,冥获其力尚未亲闻。唯愿大慈重为宣说,悲救此会诸修行辈,末及当来在轮迴者,承佛密音身意解脱。」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,伫闻如来祕密章句。
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,光中涌出千叶宝莲,有化如来坐宝华中。顶放十道百宝光明,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,擎山持杵遍虚空界。大众仰观,畏爱兼抱,求佛恃怙,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呪。
- 南牟萨怛他苏伽哆耶(归命一切诸佛)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耶(归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)
- 娜牟萨婆勃陀(敬礼一切诸佛)
- 勃地萨哆吠弊(归命菩萨毘[口*耶]反)
- 娜牟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(敬礼正遍知)
- 萨失囉(引)皤(去)迦僧伽喃(敬礼辟支佛及四果人)
- 娜牟嚧鸡阿囉喝哆喃(归命罗汉等众)
- 娜牟苏噜哆半那喃
- 娜牟塞羯唎(二合)陀(引)伽(轻去)弥喃(敬礼斯陀含阿陀含众)
- 娜牟卢鷄三藐伽哆喃(敬礼过去未来)
- 娜牟三藐鉢囉(二合)底半那(去)喃
- 娜牟提婆唎史喃(敬礼三十三天及一切诸仙天等)
- 娜牟微悉陀耶微(入声呼)地也(二合)陀囉喃(敬礼呪仙)
- 娜牟悉陀微地也(二合)陀囉[口*栗]史喃(敬礼持呪成就仙人)
- 舍波(去)拏揭囉诃娑诃摩囉陀(二合)喃(摄恶作善)
- 娜牟皤囉(二合)诃摩(二合)埿(归命梵天)
- 娜牟因(去)陀囉(二合)耶(归命帝释)
- 娜牟婆伽嚩帝(归命世尊)
- 噜陀囉(二合引)耶(大自在天)
- 乌摩鉢底(天后)娑醯夜耶(及眷属等)
- 娜牟婆伽筏(蒱末反)帝(世尊)
- 那囉延拏耶(地祇众)
- 半遮摩诃没陀囉(大印)
- 娜牟塞讫哩(二合)多耶(顶礼世尊)
- 娜牟婆伽(上呼)筏帝摩诃迦囉耶(大黑天神)
- 底哩(二合)补囉那伽(上)囉(城)
- 毘陀囉皤拏迦囉耶(破坏)
- 阿底目多迦尸摩舍那缚悉埿(尸陀林中)
- 摩怛唎(二合)伽拏(鬼神众)
- 娜牟塞讫唎多耶
- 娜牟婆伽筏帝(旧)怛他揭多俱囉耶(如来族)
- 娜牟鉢头摩(二合)俱囉耶(归命莲华族菩萨等)
- 娜牟筏折囉俱囉(半音用同下)耶(归命金刚族)
- 娜牟摩尼俱囉耶(归命宝族)
- 娜牟伽(上)闍俱囉耶(归命众族)
- 娜牟婆伽筏帝
- 地唎(二合)茶输囉哂那
- 鉢囉(二合)诃囉拏囉(引)闍耶(大猛将各持器仗入)
- 怛他揭多耶(如来)
- 娜牟婆伽筏帝
- 阿弥陀(引)婆(引)耶(无量寿佛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耶(应等正觉)
- 娜牟婆伽筏帝
- 阿刍鞞也(阿閦如来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毘沙闍俱噜(二合)吠疏璃唎耶(药师如来)
- 鉢囉(二合)婆囉(引)闍耶(光王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三布瑟毕多娑囉囉(引)闍夜(娑罗花王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(引)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舍枳也(二合)母娜曳(释迦牟尼佛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(引)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囉怛那俱苏摩(宝花)
- 鷄都囉(引)闍耶(宝幢王如来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(引)耶帝瓢
- 娜牟塞讫哩(二合)多皤翳摩含婆伽筏多
- 萨怛他揭都乌瑟尼衫(如来佛顶)
- 悉怛多(引)鉢怛嚂(二合华盖)
- 娜牟阿波(引)囉支单(半音敬礼是辰胜)
- 鉢罗登(登甑反)拟(拟异反)囉
- 萨嚩部多揭囉(二合)诃迦囉尼(一切神众作罚)
- 波囉微(入)地也(二合)掣(车曳反)陀(轻呼)儞(能断他呪)
- 阿哥(引)囉(轻呼)微哩(入二合)驻(横死)
- 波唎怛囉耶(引)那揭唎(救取)
- 萨嚩畔陀那[悍-干+月]乞叉那迦唎(一切缚禁解脱)
- 萨嚩突瑟吒(二合除一切恶上)
- 突莎般那儞缚囉尼(恶梦)
- 者都囉(引)室底喃(八万四千众神)
- 揭囉诃娑诃娑囉(引)喃
- 微陀防娑(引)那羯哩(打破)
- 阿瑟吒氷设底喃(去声呼 呼皆同)
- 诺刹怛囉喃
- 鉢囉(二合)娑(引)陀那羯哩(正行)阿瑟吒(二合)喃
- 摩诃揭囉诃喃(辰)
- 微陀防(二合)萨那羯哩(打破)
- 萨嚩舍都噜(二合)儞嚩囉尼(除一切恶)
- 巨(去)囉喃
- 突室乏(二合)鉢那难遮那舍尼(除却严恶)
- 毘沙设萨怛囉(器仗)
- 阿祁尼(火)
- 乌陀迦囉尼(水)
- 阿波(引)囉视多具囉(苻能胜严)
- 摩诃跋囉战拏(大力嗔怒)
- 摩诃提哆(火天)
- 摩诃帝闍(大灭)
- 摩诃税尾(二合)多(太白)
- 什伐(二合)囉(光焰)
- 摩诃跋囉(大力)
- 半茶囉嚩(引)悉儞(白拂)
- 阿唎耶多囉(圣者)
- 毘哩(二合)俱知制嚩毘闍耶(最胜菩萨)
- 筏折囉(二合)摩礼底毘输噜多(摧碎金刚)
- 鉢踏罔迦(降伏)
- 跋折囉儿(炽曳反)诃缚者(金刚力士)
- 摩囉制缚(随一逐)
- 般囉室多(金刚神杵)
- 跋折(时热反上)囉(二合)檀持(金刚神杵)
- 毘舍罗摩遮(天神力士)
- 扇多舍毘提嚩布室哆苏摩噜波(参辰日月天子及二十八宿)
- 摩诃(引)税尾(二合)多(引太白星)
- 阿哩耶多罗
- 摩诃(引)跋囉阿波囉
- 跋折囉(二合)商羯囉制婆(金刚连锁)
- 怛他(天可反)跋折囉俱摩唎迦(金刚童女)
- 俱嚂(卢绀反)咃唎(金刚童子)
- 跋折囉诃萨哆者(二合金刚手)
- 微地也(大明呪藏)
- 乾遮那摩(引)唎迦(四天王太子)
- 俱苏婆喝囉怛囉怛那
- 毘噜遮耶那俱唎耶
- 韬淡(吐炎)夜囉乌瑟尼(二合)沙(佛顶)
- 毘折蓝婆摩逻遮(罗刹神女)
- 跋折囉(二合)迦那迦(金刚使者)
- 鉢囉(二合)婆咾(去)遮那(蓬华神众)
- 跋折囉(二合)敦尼遮(金刚擎山)
- 税尾多遮迦摩(引)囉(引)乞叉(二合)
- 舍施鉢囉(二合)婆翳帝夷帝(如是等)
- 母(引)陀囉(二合)尼揭拏(众印可)
- 娑吠囉乞忏(二合一切护我)
- 俱囉饭(二合)都印[少/兔]那麽麽(某乙称名)那写(诵呪者但至此语皆自称名)
- 呜吽(二合)牟哩(二合)瑟揭(二合渠羯反皆同)拏(仙众)
- 鉢囉(二合)舍(引)萨多(善相)
- 萨怛他揭都(一切如来)
- 乌瑟尼沙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警误)
- 瞻婆那(押领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萨耽婆那(镇守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婆囉微地也三婆乞叉那囉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萨婆部瑟吒喃
- 塞昙婆那羯囉(喫?#21364;他呪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萨嚩药叉(勇猛)
- 喝囉(引)刹娑揭囉诃喃
- 毘陀防娑那羯囉(打破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者都罗尸底喃
- 揭囉诃娑囉喃(八万四千神王众)
- 毘陀防娑那羯囉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阿瑟吒微(二合)摩舍帝喃(上)
- 那佉(上)沙怛囉喃(上)
- 婆囉摩驮那伽囉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囉刹囉刹(护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皆护)
- 薄伽梵(佛)
- 萨怛他揭都乌瑟尼沙(佛顶)
- 鉢囉登拟哩
- 摩诃萨诃萨囉部儿(千臂大神)
- 娑诃萨囉室晒(千头神)
- 俱胝舍多娑诃萨囉宁怛口*(隶-木+士)
- 阿弊地也什嚩哩多那吒迦
- 摩诃跋折噜陀(引)囉(大轮金刚)
- 帝哩菩嚩那(三世)
- 曼茶囉(檀场)
- 鸣吽莎悉底
- 薄婆都(与我平等)
- 印[少/兔]麽麽(某乙)
- 囉闍婆夜(王难)
- 主囉婆夜(贼难)
- 阿祇尼婆夜(火难)
- 乌陀迦婆夜(水难)
- 吠沙婆夜(毒难)
- 舍萨多囉婆夜(刀仗难)
- 波囉斫羯囉婆夜(兵难)
- 突[口*栗]叉婆夜(穀贵飢馑难)
- 阿舍儞婆夜(雹难)
- 阿迦囉没口*栗驻婆夜(掩死难)
- 阿陀囉尼部弥剑波(总持地动)
- 伽波哆婆夜(险难)
- 乌囉囉迦波多婆夜(道路难)
- 囉闍弹茶婆夜(王刑罚难)
- 那(上)伽婆夜(龙怖难)
- 微地揄婆夜(闪电难)
- 苏跋[口*栗]尼婆夜(金翅鸟难)
- 药叉揭囉诃
- 罗刹娑揭囉诃
- 毕唎哆揭囉(二合)诃(饿鬼难)
- 毘舍(上)遮揭囉诃(厕神)
- 部多揭囉(二合)诃(神鬼众)
- 鸠槃茶揭囉诃(守宫妇女鬼)
- 布单那揭囉(二合)诃(魄鬼)
- 羯吒布单那揭囉(二合)诃(奇魄鬼)
- 塞揵陀揭囉诃(鸠摩罗童天子)
- 阿婆娑摩囉揭囉(二合)诃(羊头鬼)
- 乌檀摩陀揭囉(二合)诃(热鬼)
- 车耶揭囉(二合)诃(影鬼)
- 梨婆底揭囉诃(阴谋鬼)
- 闍底诃哩泥(食初产鬼)
- 羯囉婆诃哩埿(食怀孕鬼)
- 嚧地囉诃哩泥(食血鬼)
- 芒娑诃哩泥(食肉鬼)
- 计陀诃哩泥(食脂鬼)
- 摩闍诃哩(轻呼去声)泥(食髓鬼)
- 闍多诃哩泥(食气鬼)
- 视吠哆诃哩泥(食寿命鬼)
- 婆多诃哩泥(食风鬼)
- 皤多诃哩喃阿输遮诃哩泥(食不淨鬼)
- 质多诃哩泥(食心鬼)
- 帝衫萨毘衫(如是等众)
- 萨嚩揭囉诃喃(一切执祖鬼)
- 毘地也(明呪藏)
- 嗔陀夜弥(斩伐罪者)
- 枳囉夜弥
- 波哩跋囉斫迦罗(外道)
- 讫哩(离枳反上)担微地也(明呪藏)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(捕罚)
- 茶枳尼(狐魅鬼)
- 讫哩担微地也(明呪)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摩诃鉢输鉢底夜
- 噜陀囉(大自在天)
- 讫哩耽微地也(明呪)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那囉耶拏耶(天神)
- 讫哩耽微地也(明呪)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怛怛嚩伽(上)噜茶(金翅鸟王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摩诃迦罗(大黑天神)
- 摩怛囉伽拏讫哩(离枳反上)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迦波哩迦(髑髅外道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闍夜羯囉
- 曼度羯囉
- 萨婆囉他娑达儞(持一切物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者都口*栗薄祁儞(姊妹神女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凭(去)仪哩知(鬪战胜神并器仗)
- 难泥(外道)鸡首婆囉(孔雀王器仗)
- 伽那鉢底(毘那夜迦王)
- 娑醯夜(野叉王兄弟三人各领二十八万众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那延那室囉(引)婆拏(裸形外道)
- 讫哩(离吉反皆同)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阿囉诃多(罗汉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微怛(多音)囉(引)迦(起尸鬼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跋折(时热反)囉波儞(执金刚神)
- 跋折囉婆(重呼)尼
- 具醯夜迦(密迹力士)
- 地鉢底(总管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囉叉囉叉罔(一切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方护)
- 薄伽梵(佛)
- 印[少/兔]那麽麽那写(某乙写)
- 婆伽梵萨怛他揭都乌瑟尼沙
- 悉怛多鉢怛囉(华盖)
- 南无嗉(上)都(上)羝(顶礼)
- 阿悉多那(引)囉(引)囉迦(白光分明)
- 鉢囉婆毘萨普吒
- 毘迦悉怛多
- 鉢底哩
- 什嚩囉什嚩囉(光焰)
- 陀囉陀囉
- 频陀囉频陀囉
- 嗔陀嗔陀
- 含吽含吽
- 泮泮泮
- 泮吒泮吒
- 莎皤诃
- 醯醯泮
- 阿牟伽耶泮(不空大使)
- 阿鉢囉底诃多泮(无障碍)
- 皤囉鉢囉(二合)陀泮(与愿)
- 阿素囉毘陀囉皤迦泮(修罗破坏)
- 萨皤提吠弊泮(一切天神)
- 萨皤那那伽弊泮(一切龙众)
- 萨皤药叉弊泮(一切勇鬼神)
- 萨皤乾闼婆弊泮(一切音乐神)
- 萨皤阿素囉弊泮
- 萨皤揭噜茶弊泮
- 萨皤紧那罗弊泮
- 萨皤摩护囉伽弊泮
- 萨皤囉刹莎弊泮
- 萨皤摩努晒弊泮
- 萨皤阿摩努晒弊泮
- 萨皤布单那弊泮
- 萨皤迦吒布丹那弊泮
- 萨皤突兰枳帝弊泮(一切难过)
- 萨皤突瑟吒毕哩乞史帝弊泮(一切难)
- 萨皤什皤梨弊泮(一切疟壮热)
- 萨皤阿波萨麽嚟弊泮(一切外道出)
- 萨婆奢罗皤拏弊泮
- 萨嚩底[口*栗]耻鸡弊泮
- 萨菩怛波提弊泮(一切鬼恶)
- 萨皤微地也囉誓遮黎弊泮(一切持呪博士等)
- 闍耶羯囉摩度羯囉
- 萨婆囉他娑陀鸡弊泮(一切物呪博士)
- 微地也遮唎曳弊泮
- 者咄囉南薄祁儞弊泮(四姊妹神女)
- 跋折囉俱摩唎迦弊泮(金刚童子)
- 跋折囉俱蓝陀利弊泮
- 微地也囉(引)闍弊泮(呪王等)
- 摩诃鉢囉登耆囇弊泮
- 跋折囉商羯囉(引)夜泮(金刚连锁)
- 鉢囉登祁囉囉(引)闍(引)耶泮
- 摩诃揭囉耶泮(大黑天神)
- 摩诃摩怛哩(二合)伽拏耶泮(鬼众)
- 娜牟塞揭哩(二合)多耶泮
- 毘瑟拏尾曳泮(毘纽天子)
- 皤囉[合*牛]摩尼曳泮(梵王)
- 阿祁尼曳泮(火天)
- 摩诃迦哩曳泮(大黑天女)
- 迦囉檀特曳泮(大鬼帅黑奥神)
- 瞖泥哩曳泮(帝释)
- 遮文迟曳泮(怒神)
- 唠怛哩曳泮(瞋怒神)
- 迦囉(引)怛哩曳泮
- 迦波嚟曳泮
- 阿地目抧多迦尸麽舍那皤悉儞曳泮
- 曳髻者那萨怛萨怛皤(若有众生)
- 突瑟吒质多(恶心鬼)
- 涝持囉质多
- 乌闍诃囉(食精气鬼)
- 揭婆诃囉(食胎藏鬼)
- 唠地囉诃囉(食血鬼)
- 芒娑诃囉(食肉鬼)
- 摩社诃囉(食产鬼)
- 社多诃囉
- 视微多诃囉(食寿命鬼)
- 皤略耶诃囉(食祭鬼)
- 健陀诃囉(食香鬼)
- 布瑟波诃囉(食花鬼)
- 破囉诃囉(食五果子鬼)
- 萨写诃囉(食五穀种子鬼)
- 波波质多突瑟吒(知谏反)质多(恶心鬼)
- 唠陀罗质多(嗔心鬼)
- 陀囉质多药叉揭囉诃
- 囉刹娑揭囉诃
- 闭囇多揭囉诃毘舍遮揭囉诃
- 部多揭囉诃(神众)
- 鸠槃茶揭囉诃
- 塞健陀揭囉诃
- 乌怛摩陀揭囉诃
- 车夜揭囉诃(影鬼)
- 阿波娑摩囉揭囉诃(羊嗔鬼鬼如野狐)
- 侘(坼阿反上长平呼)迦茶祁尼揭囉诃(魅鬼魅女鬼)
- [口*梨]婆底揭囉诃(如狗恼小鬼)
- 闍弭迦揭囉诃(如乌鬼)
- 舍俱尼揭囉诃(如马)
- 漫怛囉难提迦揭囉诃(如猫儿)
- 阿蓝皤揭囉诃(如蛇)
- 诃奴建度波尼揭囉诃(如鸡)
- 什(入音)皤囉(壮热疟鬼)翳迦醯迦(一日一发)德吠底迦(二日一发)
- 帝哩帝药迦(三日一发)折咄[口*栗]他迦(四日一发)
- 眤底夜什皤囉(常壮热鬼)
- 毘沙摩什皤囉(壮热)
- 皤底迦(风病鬼)背底迦(黄病鬼)
- 室礼瑟弥迦(痰饮)
- 娑儞波底迦(痢病)
- 萨皤什皤囉(一切壮热)
- 室噜喝囉底(头痛)
- 阿罗陀皤帝(半头痛)
- 阿乞史嚧剑(飢不食鬼)
- 目佉嚧钳(口痛)
- 羯唎突嚧钳(愁鬼)
- 羯囉诃输蓝(咽喉痛)
- 羯拏输蓝(耳痛)
- 檀多输蓝(齿痛)
- 颉哩驮耶输蓝(心痛)
- 末摩输蓝(卢钳反)
- 跋囉[口*室]婆输蓝(肋痛)
- 背哩瑟吒输蓝(背痛)
- 乌驮囉输蓝(卢钳反腹痛)
- 羶知输蓝(腰痛)
- 跛悉帝输蓝(裸骨痛)
- 邬(上)嚧输蓝(腿髀痛)
- 常伽输蓝(腕痛)
- 喝萨多输蓝(手痛)
- 波陀输蓝(脚痛)
- 頞伽鉢囉登输蓝(四支节痛)
- 部多吠怛茶(起尸鬼)
- 茶枳(呼哽反上)尼(魅鬼)
- 什皤囉陀突卢建纽
- 吉知(蜘蛛)婆路多(丁疮)
- 吠萨囉波噜诃(侵淫疮)凌(里孕反)伽(赤疮)
- 输沙多(引)囉娑那迦囉毘沙喻迦(上坎)
- 阿祁尼(火)乌陀迦(水)摩囉吠囉建多囉
- 阿迦囉蜜口*栗驻(横死)
- 怛囇部迦地哩囉吒毘失脂迦(蝎)
- 萨囉波(蛇)
- 那俱囉(虎狼)
- 僧(思孕反)伽(师子)
- 吠也揭囉(大虫)
- 怛乞叉(猪熊)
- 怛囉乞叉末囉(马熊)视皤帝衫(此等)
- 萨毘衫萨毘衫(一切此说者)
- 悉怛多鉢怛囉(花盖)
- 摩诃跋折噜(大金刚藏)
- 瑟尼衫摩诃鉢囉登祁蓝
- 夜婆埵陀舍喻社那(乃至十二由旬成界地)
- 便怛囇拏毘(入声)地夜畔驮迦嚧弥(云我大明呪十二由旬结界禁缚莫入)
- 帝殊畔陀迦(居那反)嚧弥(佛顶光聚缚结不得入界)
- 波囉微地也(途迦反)畔陀迦嚧弥(能缚一切恶神鬼)
- 怛地他(即说呪曰)
- 唵
- 阿那[口*(隶-木+士)]毘舍提
- 鞞囉
- 跋折囉
- 阿唎畔陀
- 毘陀儞
- 跋折囉波尼泮
- 呼吽
- 咄噜吽(三合)
- 莎皤诃
- 唵吽
- 毘噜提
- 莎皤诃
阿难,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祕密伽陀微妙章句,出生十方一切诸佛。十方如来因此呪心,得成无上正遍知觉。十方如来执此呪心,降伏诸魔制诸外道。十方如来乘此呪心,坐宝莲华应微尘国。十方如来含此呪心,于微尘国转大法轮。十方如来持此呪心,能于十方摩顶授记。自果未成,亦于十方蒙佛授记。十方如来依此呪心,能于十方拔济群苦。所谓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盲聋瘖痖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、大小诸横,同时解脱。贼难、兵难、王难、狱难、风水火难、飢渴贫穷,应念销散。十方如来随此呪心,能于十方事善知识,四威仪中供养如意,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。十方如来行此呪心,能于十方摄受亲因,令诸小乘闻祕密藏不生惊怖。十方如来诵此呪心,成无上觉,坐菩提树,入大涅槃。十方如来传此呪心,于灭度后付佛法事,究竟住持,严淨戒律,悉得清淨。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呪,从旦至暮音声相连,字句中间亦不重叠,经恒沙劫终不能尽。亦说此呪名如来顶。汝等有学未尽轮迴,发心至诚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不持此呪而坐道场,令其身心远诸魔事,无有是处。
阿难,若诸世界随所国土,所有众生随国所生,桦皮、贝叶、纸素、白叠,书写此呪贮于香囊。是人心惛未能诵忆,或带身上或书宅中,当知是人尽其生年,一切诸毒所不能害。
阿难,我今为汝更说此呪,救护世间得大无畏,成就众生出世间智。若我灭后末世众生,有能自诵若教他诵,当知如是诵持众生,火不能烧、水不能溺、大毒小毒所不能害。如是乃至龙天鬼神,精祇、魔魅所有恶呪,皆不能着,心得正受。一切呪咀魇蛊毒药,金毒、银毒、草木虫蛇、万物毒气,入此人口成甘露味。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毒心人,于如是人不能起恶。毘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,皆领深恩常加守护。
阿难当知,是呪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。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。设有众生于散乱心,非三摩地心忆口持,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。何况决定菩提心者。此诸金刚菩萨藏王,精心阴速发彼神识,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,周遍了知得无疑惑。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。药叉、罗刹及富单那、迦吒富单那、鸠槃茶、毘舍遮等并诸饿鬼,有形无形,有想无想,如是恶处是善男子。若读若诵、若书若写、若带若藏、诸色供养,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。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,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。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,常与诸佛同生一处。无量功德如恶叉聚,同处熏修永无分散。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,未得戒者令其得戒,未精进者令得精进,无智慧者令得智慧,不清淨者速得清淨,不持斋戒自成斋戒。
阿难,是善男子持此呪时,设犯禁戒于未受时,持呪之后众破戒罪,无问轻重一时销灭。纵经饮酒食噉五辛种种不淨,一切诸佛菩萨金刚、天仙鬼神不将为过。设着不淨破弊衣服,一行一住悉同清淨。纵不作坛不入道场,亦不行道诵持此呪,还同入坛行道功德。若造五逆无间重罪,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,诵此呪已如是重业,犹如猛风吹散沙聚,悉皆灭除更无毫发。
阿难,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,所有一切轻重罪障,从前世来未及忏悔。若能读诵书写此呪身上带持,若安住处庄宅园馆,如是积业犹汤销雪,不久皆得悟无生忍。
復次阿难,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生者,若能至心忆念斯呪,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鉢怛罗者,便生福德智慧男女。求长命者速得长命,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,身命色力亦復如是。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,必定不生边地下贱,何况杂形。阿难,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,或復刀兵贼难鬪诤,兼馀一切厄难之地,写此神呪安城四门,并诸支提或脱闍上,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呪,礼拜恭敬,一心供养,令其人民各各身佩,或各各安所居宅地,一切灾厄悉皆销灭。
阿难,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呪,天龙欢喜,风雨顺时,五穀丰殷,兆庶安乐。亦復能镇一切恶星,随方变怪灾障不起,人无横夭。杻械枷锁不着其身,昼夜安眠常无恶梦。阿难,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,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。復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。作种种形出现世时,能生众生种种灾异。有此呪地悉皆销灭。十二由旬成结界地,诸恶灾祥永不能入。是故如来宣示此呪,于未来世保护初学,诸修行者入三摩提,身心泰然得大安隐。更无一切诸魔鬼神,及无始来冤横宿殃,旧业陈债来相恼害。汝及众中诸有学人,及未来世诸修行者,依我坛场如法持戒,所受戒主逢清淨僧,持此呪心不生疑悔。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,不得心通,十方如来便为妄语。
说是语已,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:「如佛所说,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。」
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,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:「审有如是修学善人,我当尽心至诚保护,令其一生所作如愿。」復有无量药叉大将、诸罗刹王、富单那王、鸠槃茶王、毘舍遮王、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,亦于佛前合掌顶礼:「我亦誓愿护持是人,令菩提心速得圆满。」復有无量日月天子、风师、雨师、云师、雷师并电伯等,年岁巡官诸星眷属,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我亦保护是修行人,安立道场得无所畏。」復有无量山神、海神,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,并风神王无色界天,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:「我亦保护是修行人,得成菩提永无魔事。」
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,在大会中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世尊,如我等辈,所修功业久成菩提,不取涅槃常随此呪,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。世尊,如是修心求正定人,若在道场及馀经行,乃至散心游戏聚落,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。纵令魔王大自在天,求其方便终不可得。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,除彼发心乐修禅者。世尊,如是恶魔若魔眷属,欲来侵扰是善人者,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。恒令此人所作如愿。」
阿难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我辈愚钝好为多闻,于诸漏心未求出离。蒙佛慈诲得正熏修,身心快然获大饶益。世尊,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,云何名为乾慧之地?四十四心,至何渐次得修行目?诣何方所名入地中?云何名为等觉菩萨?」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。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矒瞻仰。
尔时世尊赞阿难言:「善哉善哉。汝等乃能普为大众,及诸末世一切众生,修三摩提求大乘者,从于凡夫终大涅槃,悬示无上正修行路。汝今谛听,当为汝说。」阿难大众合掌刳心,默然受教。
佛言:「阿难,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。本来无有世界众生,因妄有生因生有灭。生灭名妄,灭妄名真。是称如来无上菩提,及大涅槃二转依号。阿难,汝今欲修真三摩地,直诣如来大涅槃者,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。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。
阿难,云何名为众生颠倒?阿难,由性明心性明圆故,因明发性性妄见生。从毕竟无成究竟有,此有所有非因所因,住所住相了无根本。本此无住,建立世界及诸众生。迷本圆明是生虚妄,妄性无体非有所依。将欲復真欲真已非,真真如性非真求復,宛成非相。非生非住非心非法,展转发生生力发明。熏以成业同业相感,因有感业相灭相生。由是故有众生颠倒。
阿难,云何名为世界颠倒?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。非因所因无住所住,迁流不住因此世成。三世四方,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。是故世界因动有声,因声有色,因色有香,因香有触,因触有味,因味知法。六乱妄想成业性故,十二区分由此轮转。是故世间声香味触,穷十二变为一旋復。乘此轮转颠倒相故,是有世界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若非有色若非无色、若非有想若非无想。
阿难,由因世界虚妄轮迴动颠倒故,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。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,鱼鸟龟蛇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杂染轮迴欲颠倒故,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竪乱想。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,人畜龙仙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执着轮迴趣颠倒故,和合软成八万四千飜复乱想。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,含蠢蠕动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变易轮迴假颠倒故,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。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,转蜕飞行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留碍轮迴障颠倒故,和合着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。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,休咎精明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销散轮迴惑颠倒故,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。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,空散销沉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罔象轮迴影颠倒故,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。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,神鬼精灵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愚钝轮迴痴颠倒故,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藁乱想。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,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相待轮迴伪颠倒故,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。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,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相引轮迴性颠倒故,和合呪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。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,呪咀厌生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合妄轮迴罔颠倒故,和合异成八万四千迴互乱想。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,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。
由因世界怨害轮迴杀颠倒故,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。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,如土枭等附块为儿,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,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。是名众生十二种类。
《愣严经第七卷》白话文翻译
阿难,汝问摄心。我今先说入三摩地,修学妙门求菩萨道。要先持此四种律仪,皎如氷霜。自不能生一切枝叶,心三口四生必无因。阿难,如是四事若不失遗,心尚不缘色香味触,一切魔事云何发生。若有宿习不能灭除,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囉无上神呪。斯是如来无见顶相,无为心佛,从顶发辉,坐宝莲华所说心呪。且汝宿世与摩登伽,历劫因缘恩爱习气,非是一生及与一劫。我一宣扬,爱心永脱,成阿罗汉。彼尚婬女,无心修行,神力冥资,速证无学。云何汝等在会声闻,求最上乘决定成佛。譬如以尘扬于顺风,有何艰险。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位名叫阿难的修行者,他向佛陀请教如何专注修行。佛陀慈祥地微笑着,对阿难说:「阿难啊,你想知道如何专注心念?让我先告诉你进入三摩地(深度禅定)的方法,这是修学妙门、追求菩萨道的重要步骤。」
佛陀接着解释道:「首先,你必须坚持四种清淨的行为规范,就像冰霜一样纯洁无瑕。如此一来,杂念就无法滋生,心口意的过错也就没有机会发生。」「阿难,如果你能严格遵守这四项规范,你的心就不会被外界的色、香、味、触所诱惑。这样一来,魔障又怎麽可能发生呢?」佛陀温和地说。
接着,佛陀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方法:「如果有人因为宿世的习气难以消除,你可以教导他专心诵念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囉无上神呪。这是如来无见顶相所流露的无为心佛,是从佛陀头顶发出的光明,坐在宝莲花上所说的心呪。」
佛陀继续说道:「就拿你和摩登伽的往事来说吧。你们之间纠缠多世的恩爱习气,并非一生一世就能形成的。但是我一宣说这个神呪,你的爱恋之心就永远解脱了,甚至成就了阿罗汉果位。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摩登伽本是一个风尘女子,并没有修行的心,但是藉着神呪的力量,她也迅速证得了无学果位。既然如此,你们这些在座的声闻弟子,追求最上乘佛果,岂不是更容易成就?这就像顺风扬尘,有什麽困难可言呢?」
若有末世欲坐道场,先持比丘清淨禁戒。要当选择戒清淨者,第一沙门以为其师。若其不遇真清淨僧,汝戒律仪必不成就。戒成已后,着新淨衣,然香闲居,诵此心佛所说神呪一百八遍。然后结界建立道场,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,放大悲光来灌其顶。阿难,如是末世清淨比丘,若比丘尼,白衣檀越,心灭贪婬,持佛淨戒,于道场中发菩萨愿,出入澡浴,六时行道。如是不寐经三七日,我自现身至其人前,摩顶安慰,令其开悟。
最后,佛陀给出了具体的修行指引:「如果在末法时代想要修行,首先要持守比丘的清淨戒律。要选择戒律清淨的人作为你的老师。如果找不到真正清淨的僧人,你的戒律就无法圆满。持戒圆满后,穿上新的乾淨衣服,点香安坐,诵念这个神呪一百零八遍。然后结界建立道场,祈请十方诸佛放大悲光来加持你。」
「阿难,如果在末法时代,有清淨的比丘、比丘尼或在家居士,能够断除贪欲之心,持守佛陀的清淨戒律,在道场中发菩萨愿,勤于修行,日夜不懈,持续二十一天不睡觉,我就会亲自现身在他们面前,抚摸他们的头顶,安慰他们,使他们开悟。」
阿难白佛言:「世尊,我蒙如来无上悲诲,心已开悟,自知修证无学道成。末法修行建立道场,云何结界?合佛世尊清淨轨则。」
在佛陀讲完修行的方法后,阿难对佛陀说:「世尊,我感激您无上的慈悲教诲,我的心已经开悟了。我知道自己已经修证成就了阿罗汉果位。但是,对于末法时期的修行者建立道场,该如何结界呢?请告诉我符合佛陀清淨轨则的方法。」
佛告阿难:「若末世人愿立道场,先取雪山大力白牛,食其山中肥腻香草。此牛唯饮雪山清水,其粪微细。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。若非雪山,其牛臭秽不堪涂地。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,取其黄土。和上栴檀、沉水、苏合、薰陆、欝金、白胶、青木、零陵、甘松及鸡舌香。以此十种细罗为粉,合土成泥以涂场地。方圆丈六为八角坛。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,华中安鉢。鉢中先盛八月露水,水中随安所有华叶。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花鉢。镜外建立十六莲华,十六香鑪间花铺设。庄严香鑪纯烧沉水,无令见火。取白牛乳置十六器,乳为煎饼并诸沙糖、油饼、乳糜、酥合蜜薑、纯酥纯蜜。及诸菓子、饮食、葡萄、石蜜种种上妙等食,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,以奉诸佛及大菩萨。每以食时,若在中夜,取蜜半升用酥三合。坛前别安一小火鑪,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,沐浴其炭,然令猛炽,投是酥蜜于炎炉内,烧令烟尽,飨佛菩萨。令其四外遍悬幡华,于坛室中,四壁敷设十方如来。及诸菩萨所有形像,应于当阳张卢舍那、释迦、弥勒、阿閦、弥陀,诸大变化观音形像,兼金刚藏安其左右。帝释、梵王、乌刍瑟摩、并蓝地迦诸军茶利,与毘俱知、四天王等,频那夜迦,张于门侧左右安置。又取八镜复悬虚空,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,使其形影重重相涉。」
佛陀慈祥地看着阿难,开始详细解说:「如果末世的人想要建立道场,首先要找到雪山上的大力白牛。这种牛只吃雪山上肥美香甜的草,只喝雪山的清水,所以它们的粪便非常细緻。你要用这种牛粪和檀香木混合,用来涂抹地面。」「如果找不到雪山上的牛,普通的牛粪味道难闻,不适合用来涂地。这时,你可以在平地上挖掉表层土壤,取出下面五尺深的黄土。」
佛陀接着说:「将这些黄土和檀香、沉香、苏合香、薰陆香、鬱金香、白胶香、青木香、零陵香、甘松香以及鸡舌香这十种香料磨成细粉,和土混合成泥,用来涂抹场地。」
「场地要做成八角形,直径一丈六尺。在坛心放置一朵由金、银、铜或木製成的莲花,花中放一个碗。碗里先盛入八月的露水,再放入一些花瓣叶子。」
佛陀继续详细描述道场的布置:「在莲花周围摆放八面圆镜,镜子外围再摆设十六朵莲花,每朵莲花之间放置一个香炉。香炉里只烧沉香,不要让火焰露出来。」
「准备十六碗白牛奶,用来製作奶饼。还要准备糖、油饼、乳粥、酥油、蜂蜜、薑、纯酥、纯蜜,以及各种水果、饮料、葡萄、冰糖等美食。将这些食物分成十六份,围绕在莲花外侧,用来供养诸佛菩萨。」
「每到用餐时间,或是半夜时分,取半升蜂蜜和三合酥油。在坛前另外设置一个小火炉,用兜楼婆香熬製香水,浸泡炭火使其旺盛,然后将蜂蜜和酥油投入火中燃烧,直到烟消失,以此来供养佛菩萨。」
「在道场四周悬挂幡帜和鲜花,在坛室的四面牆壁上悬挂十方如来和诸位菩萨的画像。正对着门的位置要挂上卢舍那佛、释迦牟尼佛、弥勒菩萨、阿閦佛、阿弥陀佛,以及观音菩萨的各种变化像。在两侧安置金刚藏菩萨像。」
「在门的两侧要摆放帝释天、大梵天王、乌刍瑟摩、蓝地迦、军茶利、毘俱知、四大天王等护法神像,以及象头神迦那巴提的画像。」
「最后,再取八面镜子悬挂在空中,与坛场中的镜子相对,使其影像重重交错。」
于初七日中,至诚顶礼十方如来、诸大菩萨及阿罗汉。恒于六时诵呪绕坛,至心行道。一时常行一百八遍。第二七中一向专心,发菩萨愿,心无间断。我毘奈耶先有愿教。第三七中于十二时,一向持佛般怛罗呪。至第四七日,十方如来一时出现。镜交光处,承佛摩顶。即于道场修三摩地,能令如是末世修学,身心明淨犹如瑠璃。
佛陀继续向阿难解释修行的过程,他慈祥地说道:「在最初的七天里,要以最诚挚的心情向十方如来、诸大菩萨和阿罗汉顶礼。每天要在早晚六个时辰诵念咒语,同时绕着坛场行走。每次要至心行走一百零八圈。」
佛陀接着说:「在第二个七天中,要全心全意发菩萨愿,心中不要有任何间断。这就像我在律法中早已教导过的发愿修行。」
「到了第三个七天,在十二个时辰中,要一心持诵般怛罗咒。」
「当第四个七天到来时,十方如来就会同时出现在镜子的交光处,为你摩顶加持。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这时,你就可以在道场中修习三摩地(深度禅定)了。这种修行方法能使末法时期的修行者身心清淨,就像透明的琉璃一样纯淨无瑕。」
「阿难,若此比丘本受戒师,及同会中十比丘等,其中有一不清淨者,如是道场多不成就。从三七后端坐安居,经一百日。有利根者,不起于座得须陀洹。纵其身心圣果未成,决定自知成佛不谬。汝问道场建立如是。」
接着,佛陀提醒道:「阿难,要注意,如果为这位比丘授戒的师父,或者同会中的十位比丘中,有一个人不够清淨,这样的道场就很难成就。」
「在这三个七天之后,要安心端坐修行一百天。如果是根器利的人,甚至不用起座就能证得须陀洹果。即使还没有完全证得圣果,也一定能确信自己将来必定成佛。」
佛陀最后总结道:「阿难,这就是你问的如何建立道场的方法。」
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自我出家恃佛憍爱,求多闻故未证无为。遭彼梵天邪术所禁,心虽明了力不自由。赖遇文殊令我解脱。虽蒙如来佛顶神呪,冥获其力尚未亲闻。唯愿大慈重为宣说,悲救此会诸修行辈,末及当来在轮迴者,承佛密音身意解脱。」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,伫闻如来祕密章句。
在佛陀讲完建立道场的方法后,阿难深深地向佛陀顶礼,然后说道:「世尊,自从我出家以来,一直依赖着您的慈爱,只顾着追求博学多闻,却未能证得无为法。之前被梵天的邪术所迷惑,虽然心里明白,却无法自主。幸好遇到文殊菩萨帮我解脱。虽然蒙受如来佛顶神咒的庇佑,暗中获得了力量,但我还没有亲耳听闻。恳请大慈大悲的佛陀再次宣说,拯救在座的修行者,以及未来会陷入轮迴的人,让我们能够听闻佛陀的密音,使身心都得到解脱。」这时,在座的所有大众都恭敬地向佛陀顶礼,静待着聆听佛陀宣说祕密的咒语。
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,光中涌出千叶宝莲,有化如来坐宝华中。顶放十道百宝光明,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,擎山持杵遍虚空界。大众仰观,畏爱兼抱,求佛恃怙,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呪。
就在这时,世尊的头顶肉髻中突然涌现出百宝光明,光中又涌出一朵千瓣宝莲,莲花中坐着一尊化身如来。这尊如来的头顶又放射出十道百宝光明,每一道光明都示现出十恒河沙数的金刚密迹力士,他们手持金刚杵,遍佈整个虚空界。大众仰望着这神奇的景象,心中既敬畏又充满爱戴,纷纷祈求佛陀的庇护。他们一心专注地聆听着佛陀宣说无见顶相放光如来的神咒。佛陀开始庄严地诵念神咒:
- 南牟萨怛他苏伽哆耶(归命一切诸佛)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耶(归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)
- 娜牟萨婆勃陀(敬礼一切诸佛)
- 勃地萨哆吠弊(归命菩萨毘[口*耶]反)
- 娜牟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(敬礼正遍知)
- 萨失囉(引)皤(去)迦僧伽喃(敬礼辟支佛及四果人)
- 娜牟嚧鸡阿囉喝哆喃(归命罗汉等众)
- 娜牟苏噜哆半那喃
- 娜牟塞羯唎(二合)陀(引)伽(轻去)弥喃(敬礼斯陀含阿陀含众)
- 娜牟卢鷄三藐伽哆喃(敬礼过去未来)
- 娜牟三藐鉢囉(二合)底半那(去)喃
- 娜牟提婆唎史喃(敬礼三十三天及一切诸仙天等)
- 娜牟微悉陀耶微(入声呼)地也(二合)陀囉喃(敬礼呪仙)
- 娜牟悉陀微地也(二合)陀囉[口*栗]史喃(敬礼持呪成就仙人)
- 舍波(去)拏揭囉诃娑诃摩囉陀(二合)喃(摄恶作善)
- 娜牟皤囉(二合)诃摩(二合)埿(归命梵天)
- 娜牟因(去)陀囉(二合)耶(归命帝释)
- 娜牟婆伽嚩帝(归命世尊)
- 噜陀囉(二合引)耶(大自在天)
- 乌摩鉢底(天后)娑醯夜耶(及眷属等)
- 娜牟婆伽筏(蒱末反)帝(世尊)
- 那囉延拏耶(地祇众)
- 半遮摩诃没陀囉(大印)
- 娜牟塞讫哩(二合)多耶(顶礼世尊)
- 娜牟婆伽(上呼)筏帝摩诃迦囉耶(大黑天神)
- 底哩(二合)补囉那伽(上)囉(城)
- 毘陀囉皤拏迦囉耶(破坏)
- 阿底目多迦尸摩舍那缚悉埿(尸陀林中)
- 摩怛唎(二合)伽拏(鬼神众)
- 娜牟塞讫唎多耶
- 娜牟婆伽筏帝(旧)怛他揭多俱囉耶(如来族)
- 娜牟鉢头摩(二合)俱囉耶(归命莲华族菩萨等)
- 娜牟筏折囉俱囉(半音用同下)耶(归命金刚族)
- 娜牟摩尼俱囉耶(归命宝族)
- 娜牟伽(上)闍俱囉耶(归命众族)
- 娜牟婆伽筏帝
- 地唎(二合)茶输囉哂那
- 鉢囉(二合)诃囉拏囉(引)闍耶(大猛将各持器仗入)
- 怛他揭多耶(如来)
- 娜牟婆伽筏帝
- 阿弥陀(引)婆(引)耶(无量寿佛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耶(应等正觉)
- 娜牟婆伽筏帝
- 阿刍鞞也(阿閦如来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毘沙闍俱噜(二合)吠疏璃唎耶(药师如来)
- 鉢囉(二合)婆囉(引)闍耶(光王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三布瑟毕多娑囉囉(引)闍夜(娑罗花王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(引)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舍枳也(二合)母娜曳(释迦牟尼佛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囉诃帝三藐三菩陀(引)耶
- 娜牟婆伽筏帝
- 囉怛那俱苏摩(宝花)
- 鷄都囉(引)闍耶(宝幢王如来)
- 怛他揭多耶
- 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(引)耶帝瓢
- 娜牟塞讫哩(二合)多皤翳摩含婆伽筏多
- 萨怛他揭都乌瑟尼衫(如来佛顶)
- 悉怛多(引)鉢怛嚂(二合华盖)
- 娜牟阿波(引)囉支单(半音敬礼是辰胜)
- 鉢罗登(登甑反)拟(拟异反)囉
- 萨嚩部多揭囉(二合)诃迦囉尼(一切神众作罚)
- 波囉微(入)地也(二合)掣(车曳反)陀(轻呼)儞(能断他呪)
- 阿哥(引)囉(轻呼)微哩(入二合)驻(横死)
- 波唎怛囉耶(引)那揭唎(救取)
- 萨嚩畔陀那[悍-干+月]乞叉那迦唎(一切缚禁解脱)
- 萨嚩突瑟吒(二合除一切恶上)
- 突莎般那儞缚囉尼(恶梦)
- 者都囉(引)室底喃(八万四千众神)
- 揭囉诃娑诃娑囉(引)喃
- 微陀防娑(引)那羯哩(打破)
- 阿瑟吒氷设底喃(去声呼 呼皆同)
- 诺刹怛囉喃
- 鉢囉(二合)娑(引)陀那羯哩(正行)阿瑟吒(二合)喃
- 摩诃揭囉诃喃(辰)
- 微陀防(二合)萨那羯哩(打破)
- 萨嚩舍都噜(二合)儞嚩囉尼(除一切恶)
- 巨(去)囉喃
- 突室乏(二合)鉢那难遮那舍尼(除却严恶)
- 毘沙设萨怛囉(器仗)
- 阿祁尼(火)
- 乌陀迦囉尼(水)
- 阿波(引)囉视多具囉(苻能胜严)
- 摩诃跋囉战拏(大力嗔怒)
- 摩诃提哆(火天)
- 摩诃帝闍(大灭)
- 摩诃税尾(二合)多(太白)
- 什伐(二合)囉(光焰)
- 摩诃跋囉(大力)
- 半茶囉嚩(引)悉儞(白拂)
- 阿唎耶多囉(圣者)
- 毘哩(二合)俱知制嚩毘闍耶(最胜菩萨)
- 筏折囉(二合)摩礼底毘输噜多(摧碎金刚)
- 鉢踏罔迦(降伏)
- 跋折囉儿(炽曳反)诃缚者(金刚力士)
- 摩囉制缚(随一逐)
- 般囉室多(金刚神杵)
- 跋折(时热反上)囉(二合)檀持(金刚神杵)
- 毘舍罗摩遮(天神力士)
- 扇多舍毘提嚩布室哆苏摩噜波(参辰日月天子及二十八宿)
- 摩诃(引)税尾(二合)多(引太白星)
- 阿哩耶多罗
- 摩诃(引)跋囉阿波囉
- 跋折囉(二合)商羯囉制婆(金刚连锁)
- 怛他(天可反)跋折囉俱摩唎迦(金刚童女)
- 俱嚂(卢绀反)咃唎(金刚童子)
- 跋折囉诃萨哆者(二合金刚手)
- 微地也(大明呪藏)
- 乾遮那摩(引)唎迦(四天王太子)
- 俱苏婆喝囉怛囉怛那
- 毘噜遮耶那俱唎耶
- 韬淡(吐炎)夜囉乌瑟尼(二合)沙(佛顶)
- 毘折蓝婆摩逻遮(罗刹神女)
- 跋折囉(二合)迦那迦(金刚使者)
- 鉢囉(二合)婆咾(去)遮那(蓬华神众)
- 跋折囉(二合)敦尼遮(金刚擎山)
- 税尾多遮迦摩(引)囉(引)乞叉(二合)
- 舍施鉢囉(二合)婆翳帝夷帝(如是等)
- 母(引)陀囉(二合)尼揭拏(众印可)
- 娑吠囉乞忏(二合一切护我)
- 俱囉饭(二合)都印[少/兔]那麽麽(某乙称名)那写(诵呪者但至此语皆自称名)
- 呜吽(二合)牟哩(二合)瑟揭(二合渠羯反皆同)拏(仙众)
- 鉢囉(二合)舍(引)萨多(善相)
- 萨怛他揭都(一切如来)
- 乌瑟尼沙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警误)
- 瞻婆那(押领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萨耽婆那(镇守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婆囉微地也三婆乞叉那囉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萨婆部瑟吒喃
- 塞昙婆那羯囉(喫?#21364;他呪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萨嚩药叉(勇猛)
- 喝囉(引)刹娑揭囉诃喃
- 毘陀防娑那羯囉(打破)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者都罗尸底喃
- 揭囉诃娑囉喃(八万四千神王众)
- 毘陀防娑那羯囉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阿瑟吒微(二合)摩舍帝喃(上)
- 那佉(上)沙怛囉喃(上)
- 婆囉摩驮那伽囉
- 呼吽(二合)咄噜吽(三合)
- 囉刹囉刹(护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皆护)
- 薄伽梵(佛)
- 萨怛他揭都乌瑟尼沙(佛顶)
- 鉢囉登拟哩
- 摩诃萨诃萨囉部儿(千臂大神)
- 娑诃萨囉室晒(千头神)
- 俱胝舍多娑诃萨囉宁怛口*(隶-木+士)
- 阿弊地也什嚩哩多那吒迦
- 摩诃跋折噜陀(引)囉(大轮金刚)
- 帝哩菩嚩那(三世)
- 曼茶囉(檀场)
- 鸣吽莎悉底
- 薄婆都(与我平等)
- 印[少/兔]麽麽(某乙)
- 囉闍婆夜(王难)
- 主囉婆夜(贼难)
- 阿祇尼婆夜(火难)
- 乌陀迦婆夜(水难)
- 吠沙婆夜(毒难)
- 舍萨多囉婆夜(刀仗难)
- 波囉斫羯囉婆夜(兵难)
- 突[口*栗]叉婆夜(穀贵飢馑难)
- 阿舍儞婆夜(雹难)
- 阿迦囉没口*栗驻婆夜(掩死难)
- 阿陀囉尼部弥剑波(总持地动)
- 伽波哆婆夜(险难)
- 乌囉囉迦波多婆夜(道路难)
- 囉闍弹茶婆夜(王刑罚难)
- 那(上)伽婆夜(龙怖难)
- 微地揄婆夜(闪电难)
- 苏跋[口*栗]尼婆夜(金翅鸟难)
- 药叉揭囉诃
- 罗刹娑揭囉诃
- 毕唎哆揭囉(二合)诃(饿鬼难)
- 毘舍(上)遮揭囉诃(厕神)
- 部多揭囉(二合)诃(神鬼众)
- 鸠槃茶揭囉诃(守宫妇女鬼)
- 布单那揭囉(二合)诃(魄鬼)
- 羯吒布单那揭囉(二合)诃(奇魄鬼)
- 塞揵陀揭囉诃(鸠摩罗童天子)
- 阿婆娑摩囉揭囉(二合)诃(羊头鬼)
- 乌檀摩陀揭囉(二合)诃(热鬼)
- 车耶揭囉(二合)诃(影鬼)
- 梨婆底揭囉诃(阴谋鬼)
- 闍底诃哩泥(食初产鬼)
- 羯囉婆诃哩埿(食怀孕鬼)
- 嚧地囉诃哩泥(食血鬼)
- 芒娑诃哩泥(食肉鬼)
- 计陀诃哩泥(食脂鬼)
- 摩闍诃哩(轻呼去声)泥(食髓鬼)
- 闍多诃哩泥(食气鬼)
- 视吠哆诃哩泥(食寿命鬼)
- 婆多诃哩泥(食风鬼)
- 皤多诃哩喃阿输遮诃哩泥(食不淨鬼)
- 质多诃哩泥(食心鬼)
- 帝衫萨毘衫(如是等众)
- 萨嚩揭囉诃喃(一切执祖鬼)
- 毘地也(明呪藏)
- 嗔陀夜弥(斩伐罪者)
- 枳囉夜弥
- 波哩跋囉斫迦罗(外道)
- 讫哩(离枳反上)担微地也(明呪藏)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(捕罚)
- 茶枳尼(狐魅鬼)
- 讫哩担微地也(明呪)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摩诃鉢输鉢底夜
- 噜陀囉(大自在天)
- 讫哩耽微地也(明呪)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那囉耶拏耶(天神)
- 讫哩耽微地也(明呪)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怛怛嚩伽(上)噜茶(金翅鸟王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摩诃迦罗(大黑天神)
- 摩怛囉伽拏讫哩(离枳反上)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迦波哩迦(髑髅外道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闍夜羯囉
- 曼度羯囉
- 萨婆囉他娑达儞(持一切物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囉夜弥
- 者都口*栗薄祁儞(姊妹神女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凭(去)仪哩知(鬪战胜神并器仗)
- 难泥(外道)鸡首婆囉(孔雀王器仗)
- 伽那鉢底(毘那夜迦王)
- 娑醯夜(野叉王兄弟三人各领二十八万众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那延那室囉(引)婆拏(裸形外道)
- 讫哩(离吉反皆同)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阿囉诃多(罗汉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微怛(多音)囉(引)迦(起尸鬼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
- 枳囉夜弥
- 跋折(时热反)囉波儞(执金刚神)
- 跋折囉婆(重呼)尼
- 具醯夜迦(密迹力士)
- 地鉢底(总管)
- 讫哩耽微地也
- 嗔陀夜弥枳罗夜弥
- 囉叉囉叉罔(一切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方护)
- 薄伽梵(佛)
- 印[少/兔]那麽麽那写(某乙写)
- 婆伽梵萨怛他揭都乌瑟尼沙
- 悉怛多鉢怛囉(华盖)
- 南无嗉(上)都(上)羝(顶礼)
- 阿悉多那(引)囉(引)囉迦(白光分明)
- 鉢囉婆毘萨普吒
- 毘迦悉怛多
- 鉢底哩
- 什嚩囉什嚩囉(光焰)
- 陀囉陀囉
- 频陀囉频陀囉
- 嗔陀嗔陀
- 含吽含吽
- 泮泮泮
- 泮吒泮吒
- 莎皤诃
- 醯醯泮
- 阿牟伽耶泮(不空大使)
- 阿鉢囉底诃多泮(无障碍)
- 皤囉鉢囉(二合)陀泮(与愿)
- 阿素囉毘陀囉皤迦泮(修罗破坏)
- 萨皤提吠弊泮(一切天神)
- 萨皤那那伽弊泮(一切龙众)
- 萨皤药叉弊泮(一切勇鬼神)
- 萨皤乾闼婆弊泮(一切音乐神)
- 萨皤阿素囉弊泮
- 萨皤揭噜茶弊泮
- 萨皤紧那罗弊泮
- 萨皤摩护囉伽弊泮
- 萨皤囉刹莎弊泮
- 萨皤摩努晒弊泮
- 萨皤阿摩努晒弊泮
- 萨皤布单那弊泮
- 萨皤迦吒布丹那弊泮
- 萨皤突兰枳帝弊泮(一切难过)
- 萨皤突瑟吒毕哩乞史帝弊泮(一切难)
- 萨皤什皤梨弊泮(一切疟壮热)
- 萨皤阿波萨麽嚟弊泮(一切外道出)
- 萨婆奢罗皤拏弊泮
- 萨嚩底[口*栗]耻鸡弊泮
- 萨菩怛波提弊泮(一切鬼恶)
- 萨皤微地也囉誓遮黎弊泮(一切持呪博士等)
- 闍耶羯囉摩度羯囉
- 萨婆囉他娑陀鸡弊泮(一切物呪博士)
- 微地也遮唎曳弊泮
- 者咄囉南薄祁儞弊泮(四姊妹神女)
- 跋折囉俱摩唎迦弊泮(金刚童子)
- 跋折囉俱蓝陀利弊泮
- 微地也囉(引)闍弊泮(呪王等)
- 摩诃鉢囉登耆囇弊泮
- 跋折囉商羯囉(引)夜泮(金刚连锁)
- 鉢囉登祁囉囉(引)闍(引)耶泮
- 摩诃揭囉耶泮(大黑天神)
- 摩诃摩怛哩(二合)伽拏耶泮(鬼众)
- 娜牟塞揭哩(二合)多耶泮
- 毘瑟拏尾曳泮(毘纽天子)
- 皤囉[合*牛]摩尼曳泮(梵王)
- 阿祁尼曳泮(火天)
- 摩诃迦哩曳泮(大黑天女)
- 迦囉檀特曳泮(大鬼帅黑奥神)
- 瞖泥哩曳泮(帝释)
- 遮文迟曳泮(怒神)
- 唠怛哩曳泮(瞋怒神)
- 迦囉(引)怛哩曳泮
- 迦波嚟曳泮
- 阿地目抧多迦尸麽舍那皤悉儞曳泮
- 曳髻者那萨怛萨怛皤(若有众生)
- 突瑟吒质多(恶心鬼)
- 涝持囉质多
- 乌闍诃囉(食精气鬼)
- 揭婆诃囉(食胎藏鬼)
- 唠地囉诃囉(食血鬼)
- 芒娑诃囉(食肉鬼)
- 摩社诃囉(食产鬼)
- 社多诃囉
- 视微多诃囉(食寿命鬼)
- 皤略耶诃囉(食祭鬼)
- 健陀诃囉(食香鬼)
- 布瑟波诃囉(食花鬼)
- 破囉诃囉(食五果子鬼)
- 萨写诃囉(食五穀种子鬼)
- 波波质多突瑟吒(知谏反)质多(恶心鬼)
- 唠陀罗质多(嗔心鬼)
- 陀囉质多药叉揭囉诃
- 囉刹娑揭囉诃
- 闭囇多揭囉诃毘舍遮揭囉诃
- 部多揭囉诃(神众)
- 鸠槃茶揭囉诃
- 塞健陀揭囉诃
- 乌怛摩陀揭囉诃
- 车夜揭囉诃(影鬼)
- 阿波娑摩囉揭囉诃(羊嗔鬼鬼如野狐)
- 侘(坼阿反上长平呼)迦茶祁尼揭囉诃(魅鬼魅女鬼)
- [口*梨]婆底揭囉诃(如狗恼小鬼)
- 闍弭迦揭囉诃(如乌鬼)
- 舍俱尼揭囉诃(如马)
- 漫怛囉难提迦揭囉诃(如猫儿)
- 阿蓝皤揭囉诃(如蛇)
- 诃奴建度波尼揭囉诃(如鸡)
- 什(入音)皤囉(壮热疟鬼)翳迦醯迦(一日一发)德吠底迦(二日一发)
- 帝哩帝药迦(三日一发)折咄[口*栗]他迦(四日一发)
- 眤底夜什皤囉(常壮热鬼)
- 毘沙摩什皤囉(壮热)
- 皤底迦(风病鬼)背底迦(黄病鬼)
- 室礼瑟弥迦(痰饮)
- 娑儞波底迦(痢病)
- 萨皤什皤囉(一切壮热)
- 室噜喝囉底(头痛)
- 阿罗陀皤帝(半头痛)
- 阿乞史嚧剑(飢不食鬼)
- 目佉嚧钳(口痛)
- 羯唎突嚧钳(愁鬼)
- 羯囉诃输蓝(咽喉痛)
- 羯拏输蓝(耳痛)
- 檀多输蓝(齿痛)
- 颉哩驮耶输蓝(心痛)
- 末摩输蓝(卢钳反)
- 跋囉[口*室]婆输蓝(肋痛)
- 背哩瑟吒输蓝(背痛)
- 乌驮囉输蓝(卢钳反腹痛)
- 羶知输蓝(腰痛)
- 跛悉帝输蓝(裸骨痛)
- 邬(上)嚧输蓝(腿髀痛)
- 常伽输蓝(腕痛)
- 喝萨多输蓝(手痛)
- 波陀输蓝(脚痛)
- 頞伽鉢囉登输蓝(四支节痛)
- 部多吠怛茶(起尸鬼)
- 茶枳(呼哽反上)尼(魅鬼)
- 什皤囉陀突卢建纽
- 吉知(蜘蛛)婆路多(丁疮)
- 吠萨囉波噜诃(侵淫疮)凌(里孕反)伽(赤疮)
- 输沙多(引)囉娑那迦囉毘沙喻迦(上坎)
- 阿祁尼(火)乌陀迦(水)摩囉吠囉建多囉
- 阿迦囉蜜口*栗驻(横死)
- 怛囇部迦地哩囉吒毘失脂迦(蝎)
- 萨囉波(蛇)
- 那俱囉(虎狼)
- 僧(思孕反)伽(师子)
- 吠也揭囉(大虫)
- 怛乞叉(猪熊)
- 怛囉乞叉末囉(马熊)视皤帝衫(此等)
- 萨毘衫萨毘衫(一切此说者)
- 悉怛多鉢怛囉(花盖)
- 摩诃跋折噜(大金刚藏)
- 瑟尼衫摩诃鉢囉登祁蓝
- 夜婆埵陀舍喻社那(乃至十二由旬成界地)
- 便怛囇拏毘(入声)地夜畔驮迦嚧弥(云我大明呪十二由旬结界禁缚莫入)
- 帝殊畔陀迦(居那反)嚧弥(佛顶光聚缚结不得入界)
- 波囉微地也(途迦反)畔陀迦嚧弥(能缚一切恶神鬼)
- 怛地他(即说呪曰)
- 唵
- 阿那[口*(隶-木+士)]毘舍提
- 鞞囉
- 跋折囉
- 阿唎畔陀
- 毘陀儞
- 跋折囉波尼泮
- 呼吽
- 咄噜吽(三合)
- 莎皤诃
- 唵吽
- 毘噜提
- 莎皤诃
阿难,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祕密伽陀微妙章句,出生十方一切诸佛。十方如来因此呪心,得成无上正遍知觉。十方如来执此呪心,降伏诸魔制诸外道。十方如来乘此呪心,坐宝莲华应微尘国。十方如来含此呪心,于微尘国转大法轮。十方如来持此呪心,能于十方摩顶授记。自果未成,亦于十方蒙佛授记。十方如来依此呪心,能于十方拔济群苦。所谓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盲聋瘖痖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、大小诸横,同时解脱。贼难、兵难、王难、狱难、风水火难、飢渴贫穷,应念销散。十方如来随此呪心,能于十方事善知识,四威仪中供养如意,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。十方如来行此呪心,能于十方摄受亲因,令诸小乘闻祕密藏不生惊怖。十方如来诵此呪心,成无上觉,坐菩提树,入大涅槃。十方如来传此呪心,于灭度后付佛法事,究竟住持,严淨戒律,悉得清淨。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呪,从旦至暮音声相连,字句中间亦不重叠,经恒沙劫终不能尽。亦说此呪名如来顶。汝等有学未尽轮迴,发心至诚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不持此呪而坐道场,令其身心远诸魔事,无有是处。
佛陀诵念完神咒后,慈祥地看着阿难和在座的大众,开始解释这个咒语的神奇力量:「阿难啊,这个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祕密神咒,是一段微妙的章句。它能够孕育出十方一切诸佛。」
佛陀继续说道:「十方如来都是因为这个咒语的力量,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他们用这个咒语降伏诸魔,制服外道。」
「十方如来乘着这个咒语的力量,坐在宝莲花上,应化到无数的国土。他们依靠这个咒语的力量,在无数的国土中转动大法轮,教化众生。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十方如来持着这个咒语,能够在十方世界为众生摩顶授记。即使是那些还没有成就果位的修行者,也能因为这个咒语而得到诸佛的授记。」
「十方如来依靠这个咒语的力量,能够在十方世界拯救众生的各种苦难。不管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痛苦,还是人间的盲聋哑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等苦,都能同时解脱。」
佛陀继续解释道:「各种灾难,如盗贼之难、战争之难、牢狱之难、风灾水灾火灾,以及飢渴贫穷等,只要念诵这个咒语,就能立即消散。」
「十方如来依靠这个咒语的力量,能够在十方世界亲近善知识,在一切时中如意供养。在无数如来的法会中,都被推崇为大法王子。」
「十方如来行持这个咒语,能够在十方世界摄受有缘之人,让小乘行者听闻祕密法藏而不生恐惧。诸佛就是靠诵念这个咒语,才能成就无上菩提,坐在菩提树下,最后进入大涅槃。」
佛陀最后说:「如果我从早到晚不停地说这个咒语的功德,即使经过无数劫,也说不完。这个咒语也被称为如来顶。你们这些还在修学、未能脱离轮迴的人,如果真心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却不持诵这个咒语而坐道场,想要让身心远离魔事,那是不可能的。」
阿难,若诸世界随所国土,所有众生随国所生,桦皮、贝叶、纸素、白叠,书写此呪贮于香囊。是人心惛未能诵忆,或带身上或书宅中,当知是人尽其生年,一切诸毒所不能害。
佛陀继续向阿难和大众讲解这个神奇咒语的威力,他慈祥地说道:「阿难啊,不管在什麽国土,不论是什麽样的众生,只要将这个咒语写在桦树皮、贝叶、纸张或白布上,然后放在香囊里。即使这个人记性不好,还不能背诵这个咒语,只要将写有咒语的香囊带在身上,或者将它放在家中,这个人就能在一生中不受任何毒物的伤害。」
阿难,我今为汝更说此呪,救护世间得大无畏,成就众生出世间智。若我灭后末世众生,有能自诵若教他诵,当知如是诵持众生,火不能烧、水不能溺、大毒小毒所不能害。如是乃至龙天鬼神,精祇、魔魅所有恶呪,皆不能着,心得正受。一切呪咀魇蛊毒药,金毒、银毒、草木虫蛇、万物毒气,入此人口成甘露味。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毒心人,于如是人不能起恶。毘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,皆领深恩常加守护。
佛陀的眼中闪耀着慈悲的光芒,他接着说:「阿难,我现在再告诉你这个咒语的威力,它能够救护世间的人们,让他们获得大无畏的力量,成就出世间的智慧。」
「如果在我涅槃之后的末法时期,有人能够自己诵念这个咒语,或者教别人诵念,你要知道,这些诵持咒语的人,火不能烧他们,水不能淹没他们,任何大毒小毒都无法伤害他们。」
佛陀微笑着继续说:「不仅如此,即使是龙天鬼神、精灵魔魅所施的恶咒,都无法影响到他们。他们的心会获得正受,也就是正确的禅定境界。」
「所有的诅咒、蛊毒、毒药,不管是金属之毒、植物之毒,还是虫蛇之毒,所有的毒气,进入这些人的口中都会变成甘露般的美味。」
「一切凶恶的星宿、怀有恶意的鬼神,以及心存恶念的人,都无法对这些诵持咒语的人起恶念或造成伤害。」
佛陀最后说:「就连那些最厉害的大力鬼王毘那夜迦和他的眷属们,也会对这些人心生感恩,常常保护他们。」
阿难当知,是呪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。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。设有众生于散乱心,非三摩地心忆口持,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。何况决定菩提心者。此诸金刚菩萨藏王,精心阴速发彼神识,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,周遍了知得无疑惑。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。药叉、罗刹及富单那、迦吒富单那、鸠槃茶、毘舍遮等并诸饿鬼,有形无形,有想无想,如是恶处是善男子。若读若诵、若书若写、若带若藏、诸色供养,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。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,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。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,常与诸佛同生一处。无量功德如恶叉聚,同处熏修永无分散。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,未得戒者令其得戒,未精进者令得精进,无智慧者令得智慧,不清淨者速得清淨,不持斋戒自成斋戒。
佛陀继续向阿难讲解这个神奇咒语的不可思议之处,他慈祥地说道:「阿难啊,你要知道,这个咒语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恆河沙数的金刚藏王菩萨种族守护。每一位金刚藏王菩萨都有众多的金刚眷属相随。即使是心思散乱的人,不在禅定状态下,只是用心记忆、用口诵持这个咒语,这些金刚王也会常常跟随在他们身边。更不用说那些已经决定要成就菩提的人了。」
佛陀微笑着继续说:「这些金刚菩萨藏王会全心全意地迅速启发持咒之人的神识,使他们能够立即回忆起八万四千恆河沙劫的事情,对一切都了如指掌,毫无疑惑。从第一劫直到最后一世,生生世世都不会再生在恶趣中。」
「即使是夜叉、罗刹、富单那等各种鬼怪,或是有形无形、有想无想的恶鬼住处,只要这些善男子读诵、书写、佩戴、供养这个咒语,他们就永远不会投生到贫穷下贱、不快乐的地方。」
佛陀慈悲地说:「这些众生即使自己不做什麽福业,十方如来的所有功德都会赐予他们。因此,他们能在无数劫中常常与诸佛同生一处,累积无量功德,永远不会分散。」
「正因为这个咒语如此神奇,它能使破戒的人恢復清淨的戒体,让还没有受戒的人得到戒律,使不精进的人变得精进,让没有智慧的人获得智慧,使不清淨的人迅速得到清淨,甚至不持斋戒的人也能自然成就斋戒。」
阿难,是善男子持此呪时,设犯禁戒于未受时,持呪之后众破戒罪,无问轻重一时销灭。纵经饮酒食噉五辛种种不淨,一切诸佛菩萨金刚、天仙鬼神不将为过。设着不淨破弊衣服,一行一住悉同清淨。纵不作坛不入道场,亦不行道诵持此呪,还同入坛行道功德。若造五逆无间重罪,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,诵此呪已如是重业,犹如猛风吹散沙聚,悉皆灭除更无毫发。
佛陀接着说:「阿难,如果有善男子持诵这个咒语,即使他在受戒之前犯了戒,只要持诵了这个咒语,所有的破戒罪过,不论轻重,都会一时消灭。就算他喝酒吃五辛,做了各种不清淨的事,所有的佛菩萨、金刚、天仙、鬼神都不会认为这是过错。」
「即使他穿着肮髒破旧的衣服,走路或站立都如同清淨无比。就算他不设坛场,不入道场,也不修行,只要诵持这个咒语,功德就和入坛修行一样。」
佛陀最后说:「就算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,或是比丘、比丘尼犯了根本重戒,只要诵持这个咒语,这些重罪就会像被猛风吹散的沙堆一样,全部消除,连一丝一毫都不剩。」
阿难,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,所有一切轻重罪障,从前世来未及忏悔。若能读诵书写此呪身上带持,若安住处庄宅园馆,如是积业犹汤销雪,不久皆得悟无生忍。
佛陀慈祥地看着阿难和在座的大众,继续说道:「阿难啊,如果有人从无数劫以来,积累了各种轻重不同的罪业,甚至是前世来不及忏悔的罪过,只要他能够读诵、书写这个咒语,或者将它随身携带,甚至只是将咒语安置在住处、庄园或别墅中,这些积累的业障就会像热汤融化积雪一样迅速消除。不久之后,他们就能领悟无生法忍的境界。」
復次阿难,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生者,若能至心忆念斯呪,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鉢怛罗者,便生福德智慧男女。求长命者速得长命,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,身命色力亦復如是。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,必定不生边地下贱,何况杂形。阿难,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,或復刀兵贼难鬪诤,兼馀一切厄难之地,写此神呪安城四门,并诸支提或脱闍上,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呪,礼拜恭敬,一心供养,令其人民各各身佩,或各各安所居宅地,一切灾厄悉皆销灭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再者,阿难,如果有女子还没有生育子女,想要怀孕的话,只要她能够至心忆念这个咒语,或者将这个悉怛多鉢怛罗咒带在身上,就能生出有福德、有智慧的孩子。」
「如果有人想要长寿,诵持这个咒语就能很快得到长寿。如果想要快速圆满某种愿望,也能迅速实现。无论是身体、寿命、容貌还是力量,都能得到增益。」
佛陀继续说:「而且,在命终之后,他们可以随愿往生到十方国土,绝对不会出生在边远地区或低贱之处,更不用说投生为各种杂类异形了。」
「阿难,假如有些国家、州县或村落遭遇饥荒、瘟疫,或者发生战争、盗贼之难,以及其他各种灾难,只要将这个神咒写下来,安放在城门的四个方向,或者放在佛塔上,让国中的所有众生都能迎接这个咒语,恭敬礼拜,一心供养。」
佛陀最后说:「如果能让每个人都随身携带这个咒语,或者将它安置在各自的住处,那麽一切灾难都会消除无踪。」
阿难,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呪,天龙欢喜,风雨顺时,五穀丰殷,兆庶安乐。亦復能镇一切恶星,随方变怪灾障不起,人无横夭。杻械枷锁不着其身,昼夜安眠常无恶梦。阿难,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,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。復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。作种种形出现世时,能生众生种种灾异。有此呪地悉皆销灭。十二由旬成结界地,诸恶灾祥永不能入。是故如来宣示此呪,于未来世保护初学,诸修行者入三摩提,身心泰然得大安隐。更无一切诸魔鬼神,及无始来冤横宿殃,旧业陈债来相恼害。汝及众中诸有学人,及未来世诸修行者,依我坛场如法持戒,所受戒主逢清淨僧,持此呪心不生疑悔。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,不得心通,十方如来便为妄语。
佛陀慈祥地看着阿难和大众,继续讲述这个神奇咒语的威力:「阿难啊,无论在哪个国家,只要有人持有这个咒语,天龙就会欢喜,风调雨顺,五穀丰收,人民安乐。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这个咒语还能镇压一切凶恶的星宿,使各种奇怪的灾难都不会发生,人们也不会遭遇意外的灾祸。就算是囚犯,枷锁也无法束缚他们的身体。人们昼夜安眠,不会做恶梦。」
佛陀继续说道:「你要知道,在这个娑婆世界,有八万四千个会带来灾难的恶星,其中二十八个大恶星为首,还有八个最厉害的恶星做主宰。它们会以各种形态出现在世间,给众生带来各种灾难。但是,只要有这个咒语在的地方,这些灾难就会全部消失。」
佛陀慈悲地说:「这个咒语能够在方圆十二由旬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结界,任何邪恶和灾难都无法进入。这就是为什麽我要宣说这个咒语,为的是在未来保护那些初学的修行者。当他们进入三摩地(深度禅定)时,身心都能安然无恙,得到极大的安宁。」
佛陀强调道:「有了这个咒语,就不会再有任何魔鬼鬼神来干扰,也不会有从无始以来的冤家债主或者旧业来找麻烦。」
最后,佛陀郑重地说:「你们在座的学人,以及未来世的修行者,只要按照我教导的方法设立坛场,如法持戒,遇到清淨的僧人作为戒师,以虔诚的心持诵这个咒语,不生疑惑和后悔,那麽这个人就一定能够在今生今世得到神通。如果不能,那就是十方如来在说妄语。」
说是语已,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:「如佛所说,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。」
佛陀话音刚落,会中无数的金刚护法立即在佛前合掌顶礼,异口同声地说:「就如佛所说的那样,我们一定会真心诚意地保护这些修行菩提道的人。」
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,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:「审有如是修学善人,我当尽心至诚保护,令其一生所作如愿。」復有无量药叉大将、诸罗刹王、富单那王、鸠槃茶王、毘舍遮王、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,亦于佛前合掌顶礼:「我亦誓愿护持是人,令菩提心速得圆满。」復有无量日月天子、风师、雨师、云师、雷师并电伯等,年岁巡官诸星眷属,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我亦保护是修行人,安立道场得无所畏。」復有无量山神、海神,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,并风神王无色界天,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:「我亦保护是修行人,得成菩提永无魔事。」
佛陀刚说完这个神奇咒语的功德,天界的众多大能者们纷纷表态,要来保护修行这个咒语的人。
首先,梵天王和帝释天主,还有四大天王一起在佛前恭敬地顶礼,他们异口同声地说:「如果真的有这样认真修行的好人,我们一定会全心全意地保护他们,让他们一生所做的事都能如愿以偿。」
接着,无数的药叉将军、罗刹王、各种鬼王和鬼帅也来到佛前,双手合十地说:「我们也发誓要保护这些修行的人,让他们的菩提心快速圆满。」
然后,众多的日月天子、掌管风雨云雷的神祇,以及负责年岁运转的星宿们也来到佛前顶礼,说道:「我们也要保护这些修行人,让他们在修行的道场中没有任何恐惧。」
紧接着,无数的山神、海神,以及所有陆地、水中、空中的精灵,还有无色界的天神们,也一同向佛陀顶礼,说:「我们也要保护这些修行人,让他们成就菩提,永远不受魔障干扰。」
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,在大会中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世尊,如我等辈,所修功业久成菩提,不取涅槃常随此呪,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。世尊,如是修心求正定人,若在道场及馀经行,乃至散心游戏聚落,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。纵令魔王大自在天,求其方便终不可得。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,除彼发心乐修禅者。世尊,如是恶魔若魔眷属,欲来侵扰是善人者,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。恒令此人所作如愿。」
最后,八万四千那由他恆河沙数的金刚藏王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,向佛陀顶礼后说:「世尊,像我们这样的菩萨,早就修成了菩提,但我们不入涅槃,常常跟随这个咒语,就是为了救护末法时期那些修习三摩地的正修行者。」
他们接着说:「世尊,这些真心求正定的人,不管是在道场修行,还是在外面经行,甚至是在村落中游玩,我们都会常常跟随在旁边保护他们。就算是魔王或大自在天想要找机会扰乱他们,也绝对不可能得逞。那些小鬼小神要离这些善人十由旬远,除非他们也发心来修禅定。」
金刚藏王菩萨们最后郑重地说:「世尊,如果有什麽恶魔或魔的眷属想要来侵扰这些善良的修行人,我们就会用金刚宝杵把他们的头打得粉碎。我们一定会让这些修行人所做的一切都能如愿以偿。」
阿难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「我辈愚钝好为多闻,于诸漏心未求出离。蒙佛慈诲得正熏修,身心快然获大饶益。世尊,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,云何名为乾慧之地?四十四心,至何渐次得修行目?诣何方所名入地中?云何名为等觉菩萨?」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。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矒瞻仰。
在听完佛陀讲解神奇咒语的功德,以及诸天护法的誓言后,阿难从座位上站起来,恭敬地向佛陀顶礼,然后说道:「世尊,我们这些人愚笨迟钝,只知道追求多闻,对于如何解脱烦恼还没有什麽概念。幸好蒙受佛陀的慈悲教导,我们才知道如何正确地修行,现在身心都感到无比舒畅,获得了很大的利益。」
阿难接着问道:「世尊,在修证佛陀所说的三摩地(禅定)的过程中,在还没有到达涅槃之前,为什麽会有一个阶段叫做乾慧地
呢?您提到的四十四种修行的心境,是按照什麽顺序来修行的呢?到什麽程度才算是真正进入了菩萨的境界呢?什麽样的菩萨才能称为等觉菩萨
呢?」阿难说完,恭敬地五体投地向佛陀顶礼。在场的大众也都一心专注,睁大眼睛期待着听佛陀的慈悲开示。
尔时世尊赞阿难言:「善哉善哉。汝等乃能普为大众,及诸末世一切众生,修三摩提求大乘者,从于凡夫终大涅槃,悬示无上正修行路。汝今谛听,当为汝说。」阿难大众合掌刳心,默然受教。
这时,佛陀赞歎阿难说:「太好了!太好了!你们能够为大众,以及未来世所有想要修习禅定、追求大乘佛法的人,请问这些问题。从凡夫到最终的大涅槃,你们想要了解这条无上正确的修行道路,这真是太好了。现在你们仔细听,我来为你们解说。」阿难和大众都恭敬地合掌,全神贯注地聆听佛陀的教导。
佛言:「阿难,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。本来无有世界众生,因妄有生因生有灭。生灭名妄,灭妄名真。是称如来无上菩提,及大涅槃二转依号。阿难,汝今欲修真三摩地,直诣如来大涅槃者,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。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。
佛陀开始解说:「阿难,你要知道,真正的本性是圆满光明的,它超越了所有的名相。本来是没有世界和众生的,只是因为有了妄想,才有了生;因为有生,才有灭。生灭都是虚妄的,灭除这种虚妄,才能显现真实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上菩提和大涅槃,这两个名称其实指的是同一种转依的境界。」
佛陀接着说:「阿难,如果你现在想要修习真正的禅定,直接达到如来的大涅槃境界,首先要认识到众生和世界这两种颠倒的根源。如果能够不再产生这些颠倒,那麽你就能证得如来真正的禅定境界。」
阿难,云何名为众生颠倒?阿难,由性明心性明圆故,因明发性性妄见生。从毕竟无成究竟有,此有所有非因所因,住所住相了无根本。本此无住,建立世界及诸众生。迷本圆明是生虚妄,妄性无体非有所依。将欲復真欲真已非,真真如性非真求復,宛成非相。非生非住非心非法,展转发生生力发明。熏以成业同业相感,因有感业相灭相生。由是故有众生颠倒。
佛陀继续向阿难和大众解释什麽是「众生颠倒」和「世界颠倒」。他慈祥地说道:「阿难,你问什麽是众生颠倒?这就好比一个原本明亮圆满的心,因为过分注意这个明亮,反而产生了一种虚妄的见解。就像是从本来什麽都没有的地方,突然变出了一些东西。这些东西的存在并没有真正的原因,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。」
佛陀用比喻解释道:「想像一下,你在没有任何支撑的虚空中建立了一座城市和里面的居民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立世界及诸众生
。我们迷失了原本圆明的本性,所以产生了这些虚幻的东西。这些虚幻的东西本身并没有实体,也没有依靠。」
「当我们想要回到真实的状态时,却发现这个想要回到真实
的念头本身就已经不真实了。真正的真如本性是不需要去寻求的,可是我们偏偏要去寻求,结果就变成了一种不真实的相状。」
阿难,云何名为世界颠倒?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。非因所因无住所住,迁流不住因此世成。三世四方,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。是故世界因动有声,因声有色,因色有香,因香有触,因触有味,因味知法。六乱妄想成业性故,十二区分由此轮转。是故世间声香味触,穷十二变为一旋復。乘此轮转颠倒相故,是有世界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若非有色若非无色、若非有想若非无想。
佛陀接着解释「世界颠倒」
「世界的颠倒是怎麽来的呢?就是因为我们把虚幻的东西分成一段一段,于是就有了所谓的界限
。这些界限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原因,也没有固定的位置,它们一直在变化流动,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世界
。」
「三世(过去、现在、未来)和四方(东南西北)混合在一起,相互影响,变化出各种各样的众生,形成了十二类。世界因为运动而有声音,因为声音而有颜色,因为颜色而有气味,因为气味而有触觉,因为触觉而有味道,因为味道而有了各种概念。」
佛陀总结道:「这六种感觉的混乱想像形成了业力的本质,于是就有了十二种不同的区分,这些区分不断地轮转变化。所以我们看到的世间的声音、气味、味道、触觉等,都在这十二种变化中不断循环。」
「正是因为这种轮转和颠倒,才有了我们所见的各种生命形态,有的从卵生,有的从胎生,有的从湿气而生,有的是变化而生;有的有形体,有的没有形体;有的有思想,有的没有思想,等等。」
阿难,由因世界虚妄轮迴动颠倒故,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。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,鱼鸟龟蛇其类充塞。
佛陀继续向阿难和大众解释世界的各种颠倒和由此产生的众生类别。他用生动的比喻说道:「阿难,因为世界的虚妄不实,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轮子,产生了动态的颠倒。
这种颠倒和各种气息混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八万四千种飞翔沉浮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卵生的众生,比如鱼、鸟、龟、蛇等,遍布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杂染轮迴欲颠倒故,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竪乱想。如是故有胎遏蒱昙流转国土,人畜龙仙其类充塞。
佛陀接着说:「因为世界充满了杂染,产生了欲望的颠倒。这种颠倒和各种滋养混合,形成了八万四千种纵横交错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胎生的众生,如人类、畜生、龙族、神仙等,充满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执着轮迴趣颠倒故,和合软成八万四千飜复乱想。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,含蠢蠕动其类充塞。
佛陀继续解释:「再者,因为世界存在执着,产生了趣向的颠倒。这种颠倒和柔软的东西混合,形成了八万四千种翻来复去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湿生的众生,如蠢动蠕动的小生物,遍布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变易轮迴假颠倒故,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。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,转蜕飞行其类充塞。
佛陀又说:「因为世界不断变化,产生了虚假的颠倒。这种颠倒和触觉混合,形成了八万四千种新旧交替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化生的众生,如那些能够变化、蜕变、飞行的生物,充满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留碍轮迴障颠倒故,和合着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。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,休咎精明其类充塞。
佛陀继续道:「还有,因为世界存在阻碍,产生了障碍的颠倒。这种颠倒和执着混合,形成了八万四千种光明闪耀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有形体的众生,如各种星宿、精灵等,遍布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销散轮迴惑颠倒故,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。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,空散销沉其类充塞。
佛陀又解释道:「因为世界有消散的现象,产生了迷惑的颠倒。这种颠倒和黑暗混合,形成了八万四千种隐晦不明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无形体的众生,如那些虚无缥缈的存在,充满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罔象轮迴影颠倒故,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。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,神鬼精灵其类充塞。
最后,佛陀说:「因为世界充满虚幻的影像,产生了影子般的颠倒。这种颠倒和记忆混合,形成了八万四千种潜藏纠结的混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会看到有想像力的众生,如各种神灵鬼怪,遍布在各个国土中。」
由因世界愚钝轮迴痴颠倒故,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藁乱想。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,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。
佛陀说:「因为世界充满愚昧,产生了八万四千种顽固的杂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有了一些无想的生命,它们的精神甚至可以化为土、木、金、石。」
「那真是奇妙!」阿难惊歎道:「还有其他特别的生命吗?」
由因世界相待轮迴伪颠倒故,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。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,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。
佛陀继续解释:「因为世界充满相互依存的假象,又产生了八万四千种依赖的杂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有了一些奇特的生命,比如水母,它们用虾子作为眼睛。」
阿难睁大了眼睛说:「用虾子作眼睛?真是不可思议!」
由因世界相引轮迴性颠倒故,和合呪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。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,呪咀厌生其类充塞。
佛陀点头道:「是的,还有更奇特的。因为世界相互吸引,产生了八万四千种呼唤的杂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有了一些神秘的生命,它们可以通过咒语而产生或消失。」
「咒语能产生生命?」阿难惊讶地问。
由因世界合妄轮迴罔颠倒故,和合异成八万四千迴互乱想。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,彼蒱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。
「没错,」佛陀回答,「而且还有更奇妙的。因为世界充满虚妄,产生了八万四千种互相转化的杂乱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有了一些能改变自身本质的生命,像蒲卢这样的生物。」
阿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:「佛陀,还有其他令人惊讶的生命形态吗?」
由因世界怨害轮迴杀颠倒故,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。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,如土枭等附块为儿,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,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。是名众生十二种类。
佛陀的表情变得严肃:「最后一种可能会让你感到不安。因为世界充满仇恨,产生了八万四千种吃父母的想法。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有了一些可怕的生命,比如土枭,它们把泥块当作孩子;还有破镜鸟,用毒果实孵化后代,而这些后代长大后会吃掉自己的父母。」
阿难听完,不禁倒吸一口冷气:「佛陀,这些生命形态真是既奇妙又可怕!」
佛陀慈祥地看着阿难,总结道:「阿难,这就是众生的十二种类别。理解了这些,你就能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奥秘了。记住,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,我们要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。」
阿难恭敬地向佛陀鞠躬说:「感谢佛陀的教导,我会好好思考这些道理,努力修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