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阿弥陀经》重点摘要
-
极乐世界的描述:
- 位于西方,距离十万亿佛土
- 由阿弥陀佛所主持
- 环境美好,没有痛苦,只有快乐
- 有七宝池、八功德水、金沙铺地、宝树罗网等
-
极乐世界的特点:
- 常有天乐
- 天上经常下曼陀罗花
- 有各种奇妙的鸟儿,能够宣说佛法
- 微风吹动,发出妙音,使人念佛、念法、念僧
-
阿弥陀佛的特质:
- 光明无量,照耀十方
- 寿命无量
- 有无数的声闻弟子和菩萨
-
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:
- 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
- 执持名号(念佛)
- 一心不乱地念佛,持续一到七天
- 临终时,阿弥陀佛会来迎接
-
十方佛的证明:
- 十方世界的诸佛都赞歎这部经典
- 称赞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中成佛并说法的功德
-
信受的重要性:
- 劝勉众生相信这部经典
- 强调这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经典
-
五浊恶世的困难:
- 释迦牟尼佛在充满障碍的世界中成佛说法
- 强调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的困难和可贵
-
咒语的介绍:
- 提供一个可以消除业障、助生淨土的咒语
这些是《阿弥陀经》的主要重点,涵盖了极乐世界的描述、往生的方法、佛陀的教导以及修行的重要性等核心内容。
佛陀劝勉众生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,并相信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和救度力量。
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听闻此经,应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,便能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总结来说,《阿弥陀经》强调了阿弥陀佛的慈悲和智慧,描述了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,并教导众生通过信仰、发愿和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来往生极乐世界,从而得到解脱和无上的快乐。
念经参考影片
《阿弥陀经》念诵
週末念经:为挚爱父母亲人唸经,迴向安乐解脱。今日念诵心经、普门品、阿弥陀经,就,愣严经第七卷
《阿弥陀经》完整经文
如是我闻:
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是大阿罗汉,众所知识。长老舍利弗、摩诃目犍连、摩诃迦叶、摩诃迦栴延、摩诃拘絺罗、离婆多、周梨槃陀迦、难陀、阿难陀、罗睺罗、憍梵波提、宾头卢颇罗堕、迦留陀夷、摩诃劫宾那、薄俱罗、阿[少/兔]楼驮,如是等诸大弟子。并诸菩萨摩诃萨:文殊师利法王子、阿逸多菩萨、乾陀诃提菩萨、常精进菩萨,与如是等诸大菩萨。及释提桓因等,无量诸天大众俱。
尔时,佛告长老舍利弗:「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。其土有佛,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。舍利弗,彼土何故名为极乐?其国众生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七重栏楯、七重罗网、七重行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。是故彼国名曰极乐。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有七宝池,八功德水,充满其中。池底纯以金沙布地,四边阶道,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合成。上有楼阁,亦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车磲、赤珠、玛瑙而严饰之。池中莲花,大如车轮。青色青光,黄色黄光,赤色赤光,白色白光,微妙香洁。舍利弗,极乐国土,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又舍利弗,彼佛国土,常作天乐。黄金为地,昼夜六时,雨天曼陀罗华。其土众生,常以清旦,各以衣裓,盛众妙华,供养他方十万亿佛。即以食时,还到本国,饭食经行。舍利弗,极乐国土,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復次舍利弗,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:白鹤、孔雀、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。是诸众鸟,昼夜六时,出和雅音。其音演畅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,如是等法。其土众生,闻是音已,皆悉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
舍利弗,汝勿谓此鸟,实是罪报所生。所以者何?彼佛国土,无三恶道。舍利弗,其佛国土,尚无恶道之名,何况有实。是诸众鸟,皆是阿弥陀佛,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。舍利弗,彼佛国土,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,出微妙音。譬如百千种乐,同时俱作。闻是音者,自然皆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。舍利弗,其佛国土,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舍利弗,于汝意云何?彼佛何故号阿弥陀?舍利弗,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,无所障碍,是故号为阿弥陀。又舍利弗,彼佛寿命及其人民,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故名阿弥陀。舍利弗,阿弥陀佛成佛已来,于今十劫。又舍利弗,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,皆阿罗汉,非是算数之所能知。诸菩萨众亦復如是。舍利弗,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众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补处,其数甚多,非是算数所能知之,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。舍利弗,众生闻者,应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所以者何?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。
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。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舍利弗,我见是利,故说此言。若有众生,闻是说者,应当发愿,生彼国土。
舍利弗,如我今者,赞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。东方亦有阿閦鞞佛、须弥相佛、大须弥佛、须弥光佛、妙音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舍利弗,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、名闻光佛、大焰肩佛、须弥灯佛、无量精进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舍利弗,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、无量相佛、无量幢佛、大光佛、大明佛、宝相佛、淨光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舍利弗,北方世界有焰肩佛、最胜音佛、难沮佛、日生佛、网明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舍利弗,下方世界有师子佛、名闻佛、名光佛、达摩佛、法幢佛、持法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舍利弗,上方世界有梵音佛、宿王佛、香上佛、香光佛、大焰肩佛、杂色宝华严身佛、娑罗树王佛、宝华德佛、见一切义佛、如须弥山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舍利弗,于汝意云何?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?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是经受持者,及闻诸佛名者,是诸善男子善女人,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舍利弗,汝等皆当信受我语,及诸佛所说。
舍利弗,若有人已发愿、今发愿、当发愿,欲生阿弥陀佛国者,是诸人等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于彼国土,若已生、若今生、若当生。是故舍利弗,诸善男子善女人,若有信者,应当发愿生彼国土。
舍利弗,如我今者,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。彼诸佛等,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,而作是言:「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,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: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中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诸众生,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。」
舍利弗,当知我于五浊恶世,行此难事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一切世间,说此难信之法,是为甚难。
佛说此经已,舍利弗及诸比丘,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,闻佛所说,欢喜信受,作礼而去。
佛说阿弥陀经
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罗尼(三称):
南无阿弥多婆夜.哆他伽多夜.哆地夜他.阿弥利都婆毗.阿弥利哆.悉耽婆毗.阿弥利哆.毗迦兰帝.阿弥利哆.毗迦兰多.伽弥腻.伽伽那.枳多迦利.娑婆诃。
《阿弥陀经》白话文翻译
如是我闻: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,皆是大阿罗汉,众所知识。长老舍利弗、摩诃目犍连、摩诃迦叶、摩诃迦栴延、摩诃拘絺罗、离婆多、周梨槃陀迦、难陀、阿难陀、罗睺罗、憍梵波提、宾头卢颇罗堕、迦留陀夷、摩诃劫宾那、薄俱罗、阿[少/兔]楼驮,如是等诸大弟子。并诸菩萨摩诃萨:文殊师利法王子、阿逸多菩萨、乾陀诃提菩萨、常精进菩萨,与如是等诸大菩萨。及释提桓因等,无量诸天大众俱。
这是一个关于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。在很久很久以前,在一个叫做舍卫国的地方,有一座美丽的花园,名叫祇树给孤独园。
有一天,佛陀来到了这个花园。他不是一个人来的,而是带着一大群弟子。这些弟子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修行者,他们被称为「大阿罗汉」。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呢!
在这群弟子中,有一些特别有名的人。比如说,有一位叫舍利弗的长老,他非常聪明。还有摩诃目犍连、摩诃迦叶、摩诃迦栴延、摩诃拘絺罗、离婆多、周梨槃陀迦、难陀、阿难陀、罗睺罗、憍梵波提、宾头卢颇罗堕、迦留陀夷、摩诃劫宾那、薄俱罗、阿[少/兔]楼驮等等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。
不只是这些阿罗汉,还有一些叫做「菩萨」的大修行者也来了。他们中有文殊师利法王子、阿逸多菩萨、乾陀诃提菩萨、常精进菩萨等人。这些菩萨都有着非常高深的智慧和慈悲心。
最后,连天上的神仙们也来凑热闹了!帝释天和许多其他的天神都来参加这个盛会。
就这样,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,聚集了来自各方的修行者和神仙,他们都静静地等待着,要听佛陀讲述一个非常重要的故事。
尔时,佛告长老舍利弗:「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。其土有佛,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。舍利弗,彼土何故名为极乐?其国众生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
佛陀看着他最聪明的弟子舍利弗,微笑着开口说道:
「舍利弗啊,你知道吗?在我们这里往西边走,走过十万亿个佛国土,有一个特别的世界。」
舍利弗竖起耳朵,认真地听着。佛陀继续说:
「那个世界有一个很美的名字,叫做『极乐世界』。在那里,有一位佛陀,他的名字叫阿弥陀佛。现在呢,阿弥陀佛正在那里教导众生。」
舍利弗感到很好奇,问道:「佛陀,为什麽那个世界叫做极乐世界呢?」
佛陀慈祥地回答:「那是因为在那个世界里,所有的生命都不会感到痛苦。他们每天都很快乐,只享受美好的事物。正是因为这样,我们才叫它极乐世界。」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七重栏楯、七重罗网、七重行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。是故彼国名曰极乐。
佛陀看到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很感兴趣,就继续描述那个美妙的世界:
「舍利弗,你想像一下,在极乐世界里,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。」
佛陀微笑着,用手比划着说:「那里有七层华丽的栏杆,就像七道彩虹一样环绕着整个世界。不仅如此,还有七层精美的网子,像是天上的星光洒落人间。最神奇的是,那里还有七排整齐的树木,树木高大挺拔,枝叶繁茂。」
舍利弗睁大眼睛,惊叹道:「真是太美了!」
佛陀点点头,继续说:「你知道最特别的是什麽吗?这些栏杆、网子和树木都是用四种珍贵的宝物做成的。它们闪闪发光,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。」
「哇!」其他弟子们忍不住发出赞叹声。
佛陀总结道:「正是因为有这麽多美好的事物,我们才说那个世界是极乐的。每个人在那里都能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平静。」
听完这段描述,所有人都陷入了遐想,彷彿已经置身于那个美丽的世界之中。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有七宝池,八功德水,充满其中。池底纯以金沙布地,四边阶道,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合成。上有楼阁,亦以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、车磲、赤珠、玛瑙而严饰之。池中莲花,大如车轮。青色青光,黄色黄光,赤色赤光,白色白光,微妙香洁。舍利弗,极乐国土,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佛陀看到大家都很专注,便继续描述那个美妙的极乐世界:
「舍利弗,你能想像吗?在极乐世界里,有许多美丽的湖泊。这些湖泊不是普通的湖,而是由七种珍贵的宝物製成的!」
舍利弗好奇地问:「佛陀,这些湖泊里的水一定很特别吧?」
佛陀点头微笑:「没错!这些湖泊里充满了八功德水。这种水不仅清澈,还能让人身心舒畅。」
他接着描述道:「湖底铺满了金沙,闪闪发光。湖边的小路是用金、银、琉璃和玻璃镶嵌而成,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。」
「真是太美了!」弟子们惊叹道。
佛陀继续说:「在湖边,还有漂亮的楼阁。这些楼阁是用金、银、琉璃、玻璃,还有一些你们可能没见过的宝石,比如车磲、赤珠和玛瑙装饰的,五彩缤纷,美不胜收。」
「而最奇妙的是湖中盛开的莲花。」佛陀的眼中闪烁着光芒,「这些莲花大得像车轮一样!有蓝色的、黄色的、红色的、白色的,每种颜色都散发着柔和的光芒,香气怡人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,彷彿亲眼看到了这些美景。
佛陀最后说:「舍利弗,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美好。它拥有如此多的功德和庄严,是个真正令人嚮往的地方。」
大家听完,都陷入了沉思,想像着这个美丽世界的样子。
又舍利弗,彼佛国土,常作天乐。黄金为地,昼夜六时,雨天曼陀罗华。其土众生,常以清旦,各以衣裓,盛众妙华,供养他方十万亿佛。即以食时,还到本国,饭食经行。舍利弗,极乐国土,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佛陀看到大家都陶醉在极乐世界的美好中,便继续讲述:
「舍利弗,你知道吗?在极乐世界,还有更多奇妙的事情呢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竖起耳朵,专心聆听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在那里,天空中总是飘扬着美妙的音乐,就像是天使在歌唱。」
「哇!」大家惊叹道。
「而且,」佛陀继续说,「那里的地面不是泥土,而是由纯金铺就的。」
弟子们睁大了眼睛,难以想像如此奢华的景象。
佛陀又说:「每天,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,每隔四个小时,天空就会下一场特别的花雨。这些花叫做曼陀罗花,非常美丽芳香。」
「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?」有弟子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解释道:「极乐世界的人们每天早晨都会做一件很特别的事。他们会用衣服兜着各种美丽的花朵,然后飞到其他的佛国去,供养那里的佛陀。」
「他们能飞?」弟子们惊讶地问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他们可以自由地飞行。等到用餐的时候,他们就会飞回极乐世界,吃完饭后,他们会在美丽的园林中散步,享受美好的时光。」
舍利弗听得入迷,感叹道:「佛陀,极乐世界真是太美妙了,充满了功德和庄严。」
佛陀慈祥地看着众弟子,说:「是的,舍利弗。极乐世界确实是一个充满奇蹟和美好的地方。」
所有的弟子们听完这段描述,都陷入了深深的嚮往之中,心中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世界的嚮往。
復次舍利弗,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:白鹤、孔雀、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。是诸众鸟,昼夜六时,出和雅音。其音演畅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,如是等法。其土众生,闻是音已,皆悉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
佛陀看到弟子们都被极乐世界的美好所吸引,便继续描述道:
「舍利弗,我再告诉你一些极乐世界的奇妙之处。那里不仅景色美丽,还有许多漂亮的鸟儿呢。」
舍利弗好奇地问:「是什麽样的鸟儿呢,佛陀?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那里有白色的鹤,美丽的孔雀,会说话的鹦鹉,还有舍利鸟。更神奇的是,那里还有一种叫做迦陵频伽的鸟,它的声音特别好听。还有一种奇特的鸟,叫做共命鸟,它们总是成对出现。」
「哇!」弟子们惊叹道,「这些鸟儿一定很特别吧?」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这些鸟儿不仅外表美丽,更奇妙的是它们会唱歌。每天不管白天还是晚上,每隔四个小时,这些鸟儿就会一起唱歌。」
「它们唱的是什麽歌呢?」有弟子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解释道:「这些鸟儿唱的不是普通的歌,而是佛法的教导。它们的歌声中包含了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等佛法的重要内容。」
舍利弗惊讶地说:「真是太神奇了!连鸟儿都在传播佛法。」
佛陀继续说:「是的,更美妙的是,当极乐世界的人们听到这些鸟儿的歌声时,他们的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佛陀、佛法和僧众。这些歌声帮助他们时刻保持对佛法的信念和修行的热情。」
所有的弟子们听完后,都露出了惊叹和嚮往的表情。他们彷彿能听到那些美妙的鸟儿在歌唱,心中充满了对佛法的敬意和对极乐世界的嚮往。
舍利弗,汝勿谓此鸟,实是罪报所生。所以者何?彼佛国土,无三恶道。舍利弗,其佛国土,尚无恶道之名,何况有实。是诸众鸟,皆是阿弥陀佛,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。舍利弗,彼佛国土,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,出微妙音。譬如百千种乐,同时俱作。闻是音者,自然皆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。舍利弗,其佛国土,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佛陀看到弟子们对极乐世界的鸟儿充满好奇,便继续解释道:
「舍利弗,你可别误会了。这些鸟儿可不是因为做了坏事才变成鸟的。」
舍利弗疑惑地问:「佛陀,您是什麽意思呢?」
佛陀微笑着解释:「在极乐世界,根本就没有地狱、饿鬼、畜生这三种痛苦的生存状态。事实上,那里连这些词语都不存在,更别说真的有这些苦难了。」
「那这些鸟儿是从哪里来的呢?」一位弟子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回答:「这些鸟儿其实是阿弥陀佛用神通变化出来的。他的目的是让佛法的声音能够传遍整个世界,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听到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佛陀继续说:「不仅如此,在极乐世界,当微风吹过那些宝树和宝网时,会发出美妙的声音。这声音就像是上百上千种乐器同时演奏一样动听。」
「真是太美妙了!」弟子们赞叹道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啊,更奇妙的是,当人们听到这些声音时,他们的心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佛陀、佛法和僧众。这些声音帮助他们时刻保持对佛法的信念和修行的热情。」
舍利弗听完,感慨地说:「佛陀,极乐世界真是太奇妙了,充满了如此多的功德和庄严。」
佛陀慈祥地看着众弟子,总结道:「没错,舍利弗。极乐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奇蹟和美好的地方,那里的一切都在帮助众生修行,走向觉悟。」
所有的弟子们听完后,都陷入了沉思,心中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世界的嚮往和对修行的决心。
舍利弗,于汝意云何?彼佛何故号阿弥陀?舍利弗,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,无所障碍,是故号为阿弥陀。又舍利弗,彼佛寿命及其人民,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故名阿弥陀。舍利弗,阿弥陀佛成佛已来,于今十劫。又舍利弗,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,皆阿罗汉,非是算数之所能知。诸菩萨众亦復如是。舍利弗,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。
佛陀看着舍利弗,忽然问道:「舍利弗,你知道为什麽那位佛陀被称为阿弥陀佛吗?」
舍利弗摇摇头,好奇地等待佛陀的解释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阿弥陀佛有两个特别的地方。首先,他的光明非常强大,可以照亮十方世界,没有任何阻碍。就像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,照亮了整个宇宙。」
「哇!」弟子们惊叹道。
佛陀继续说:「其次,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人们寿命都非常长,长到难以计算。可以说是无量无边,没有尽头。」
舍利弗问道:「佛陀,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多久了呢?」
佛陀回答:「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已经十劫了。这个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非常长。」
「那极乐世界有很多修行者吗?」一位弟子好奇地问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在极乐世界,有数不清的声闻弟子,他们都已经成为阿罗汉了。不仅如此,那里还有无数的菩萨。他们的数量多到我们无法计算。」
舍利弗听完,感慨地说:「佛陀,极乐世界真是太奇妙了,不仅环境美好,还有这麽多高修行的人。」
佛陀慈祥地看着众弟子,总结道:「是的,舍利弗。极乐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功德和庄严的地方。那里的一切都是那麽美好,那麽殊胜。」
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众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补处,其数甚多,非是算数所能知之,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。舍利弗,众生闻者,应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所以者何?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。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。
佛陀看着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继续讲述极乐世界的奇妙之处:「舍利弗,你知道吗?在极乐世界出生的众生都有一个特别的身份。」
舍利弗好奇地问:「是什麽身份呢,佛陀?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他们都是阿鞞跋致。这意味着他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永不退转,一直向前迈进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露出惊讶的表情。
佛陀继续说:「不仅如此,在极乐世界还有很多一生补处菩萨。这些菩萨只需要再转世一次,就能成佛。」
「他们有很多吗?」一位弟子问道。
佛陀答道:「多得数不清啊!用我们的数字系统根本算不出来,只能说是无量无边,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。」
听到这里,舍利弗若有所思。佛陀看着他,温和地说:「舍利弗,如果有人听到了极乐世界的事,应该发愿想要往生到那里去。」
「为什麽呢,佛陀?」舍利弗问。
佛陀解释道:「因为在那里,你可以和这麽多的大修行者在一起。你们可以互相学习,一起进步。这是多麽难得的机会啊!」
然后,佛陀的语气变得更加认真:「不过,舍利弗,要记住一件事。想要往生极乐世界,不是靠一点点小小的功德就能做到的。」
「那需要什麽呢?」弟子们都竖起耳朵。
佛陀慈祥地说:「需要长期积累的善根和福德。这就像种树一样,你要不断地浇水、施肥,树才能长得高大茁壮。同样地,我们要不断地修行、积累功德,才能有机会往生极乐世界。」
弟子们听完,都深有感触。他们明白了要往生极乐世界,需要下定决心,努力修行。每个人的眼中都闪耀着坚定的光芒,彷彿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。
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。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舍利弗,我见是利,故说此言。若有众生,闻是说者,应当发愿,生彼国土。
佛陀看着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眼中充满慈爱,继续说道:「舍利弗,让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。」
所有人都竖起耳朵,专心聆听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,听说了阿弥陀佛的名号,并且能够专心念诵这个名号,哪怕只是一天、两天、三天、四天、五天、六天,或者七天,只要他们能够一心不乱地念诵,就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。」
「会发生什麽事呢?」舍利弗好奇地问。
佛陀解释道:「当这个人的生命即将结束时,阿弥陀佛会带着许多圣者出现在他的面前。」
弟子们都惊呼起来,显然被这个景象深深打动。
佛陀继续说:「更神奇的是,这个人在临终时,心里不会混乱或害怕。他的心会保持平静和清晰。就是这样,他就能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。」
「真的这麽简单吗?」有弟子忍不住问道。
佛陀慈祥地说:「看似简单,但要做到一心不乱可不容易。这需要真诚的信心和持续的努力。」
然后,佛陀的语气变得更加认真:「舍利弗,我看到了这样做的巨大利益,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方法。如果有人听到这些话,应该发愿往生到那个美好的国土。」
舍利弗,如我今者,赞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。东方亦有阿閦鞞佛、须弥相佛、大须弥佛、须弥光佛、妙音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佛陀环顾四周,看着专心聆听的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继续说道:「舍利弗,你知道吗?不只是我在赞歎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。」
舍利弗好奇地问:「还有谁在赞歎呢,佛陀?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在东方,有许多伟大的佛陀。比如阿閦鞞佛、须弥相佛、大须弥佛、须弥光佛、妙音佛,还有更多像恆河沙那样数不清的佛陀。」
弟子们惊叹不已,想像着那麽多佛陀的景象。
佛陀继续说:「这些佛陀都在自己的国土里,做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。他们都伸出了长长的舌头,这舌头大得能够复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「哇!」弟子们惊呼,「为什麽要这样做呢?」
佛陀解释道:「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说一句非常重要的话。他们说:『你们这些众生啊,应该相信这部经典。这部经赞歎了不可思议的功德,是所有佛陀都在保护和忆念的。』」
舍利弗若有所思地说:「佛陀,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。所有的佛陀都在赞歎这部经,一定是非常殊胜的教导。」
佛陀慈祥地点头:「是的,舍利弗。这部经讲述的是阿弥陀佛的功德,以及如何往生极乐世界。它是如此重要,以至于所有的佛陀都在宣扬它。」
弟子们听完,都露出了敬畏和兴奋的表情。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听闻一个非常珍贵的教导,一个连其他世界的佛陀都在赞歎的法门。
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感激和决心,希望能够好好学习和修行这个殊胜的法门,有朝一日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。
舍利弗,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、名闻光佛、大焰肩佛、须弥灯佛、无量精进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佛陀看着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继续讲述着:「舍利弗,不只是东方的佛陀在赞歎这部经典,南方的佛陀们也同样如此。」
舍利弗好奇地问:「南方有哪些佛陀呢?」
佛陀微笑着说:「在南方世界,有许多伟大的佛陀。比如日月灯佛,他的智慧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照亮世界;还有名闻光佛,他的名声如光芒般遍布十方;大焰肩佛,他的威德像大火焰一样熊熊燃烧;须弥灯佛,他的智慧高大如须弥山;还有无量精进佛,他的修行永不停息。」
「哇!」弟子们惊叹道,「这些佛陀的名字都好有意思。」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而且不只是这些,还有像恆河沙那样多的佛陀。」
「这些南方的佛陀也做了和东方佛陀一样的事吗?」一位弟子问道。
佛陀回答:「没错。他们每一位都在自己的国土里,伸出了长长的舌头,大得能够复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「他们也说了同样的话吗?」舍利弗问。
佛陀慈祥地说:「是的,舍利弗。他们都说:『你们这些众生啊,应该相信这部经典。这部经赞歎了不可思议的功德,是所有佛陀都在保护和忆念的。』」
舍利弗,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、无量相佛、无量幢佛、大光佛、大明佛、宝相佛、淨光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佛陀的目光从东方和南方转向西方,继续向弟子们介绍:「舍利弗,西方世界也有许多伟大的佛陀,他们同样在赞歎这部经典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竖起耳朵,专心聆听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在西方,有无量寿佛,他的寿命无法计算;无量相佛,他有无数美好的相貌;无量幢佛,他的威德像高高的旗帜;大光佛,他的智慧之光照耀四方;大明佛,他驱散世间的黑暗;宝相佛,他的相好如同珍宝;还有淨光佛,他的光明纯淨无比。」
「这些佛陀的名字都好特别啊!」有弟子惊叹道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而且不只是这些,还有像恆河沙那样多的佛陀在西方世界。」
「佛陀,这些西方的佛陀也做了和东方、南方佛陀一样的事吗?」舍利弗问道。
佛陀慈祥地回答:「没错,舍利弗。他们每一位也都在自己的国土里,伸出了长长的舌头,大得能够复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「他们说的话也一样吗?」另一位弟子好奇地问。
佛陀温和地说:「是的。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:『你们这些众生啊,应该相信这部经典。这部经赞歎了不可思议的功德,是所有佛陀都在保护和忆念的。』」
舍利弗,北方世界有焰肩佛、最胜音佛、难沮佛、日生佛、网明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佛陀的目光继续转向北方,向弟子们介绍道:「舍利弗,在北方世界也有许多伟大的佛陀,他们同样在赞歎这部经典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认真地听着,对这个世界的广大感到惊叹。
佛陀慈祥地说:「在北方,有焰肩佛,他的肩膀上发出智慧的火焰;最胜音佛,他的声音是最美妙动听的;难沮佛,他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;日生佛,他像太阳一样每天为世界带来光明;还有网明佛,他的智慧之光像网一样遍布各处。」
「这些佛陀的名字都有什麽特别的含义吗?」一位弟子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微笑着解释:「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了这位佛陀的特质或愿望。比如,难沮佛的名字告诉我们,修行的道路上会有困难,但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。」
「佛陀,北方的这些佛陀也和其他方向的佛陀一样吗?」舍利弗问道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舍利弗。北方的这些佛陀,还有像恆河沙那样多的其他佛陀,也都在自己的国土里,伸出了长长的舌头,大得能够复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「他们说的话也一样吗?」另一位弟子期待地问。
佛陀温和地回答:「没错。他们都说了同样的话:『你们这些众生啊,应该相信这部经典。这部经赞歎了不可思议的功德,是所有佛陀都在保护和忆念的。』」
舍利弗,下方世界有师子佛、名闻佛、名光佛、达摩佛、法幢佛、持法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佛陀的目光继续向下方世界望去,向弟子们介绍道:「舍利弗,你可能会惊讶,就连下方世界也有许多伟大的佛陀,他们同样在赞歎这部经典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,他们从未想过世界竟然如此广大。
佛陀慈祥地微笑着说:「在下方世界,有师子佛,他的勇气和智慧如同狮子王;名闻佛,他的声名远播四方;名光佛,他的名字如光芒般照耀;达摩佛,他深深理解并教导真理;法幢佛,他高举佛法的旗帜;还有持法佛,他坚持不懈地护持佛法。」
「佛陀,这些名字听起来都很有力量呢!」一位弟子感叹道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每一个名字都代表了这位佛陀的特质和愿望。比如,持法佛的名字告诉我们,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佛法。」
「佛陀,下方世界的这些佛陀也和其他方向的佛陀一样吗?」舍利弗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回答:「没错,舍利弗。下方世界的这些佛陀,还有像恆河沙那样多的其他佛陀,也都在自己的国土里,伸出了长长的舌头,大得能够复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「他们也说了同样的话吗?」另一位弟子期待地问。
佛陀温和地说:「是的,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:『你们这些众生啊,应该相信这部经典。这部经赞歎了不可思议的功德,是所有佛陀都在保护和忆念的。』」
舍利弗,上方世界有梵音佛、宿王佛、香上佛、香光佛、大焰肩佛、杂色宝华严身佛、娑罗树王佛、宝华德佛、见一切义佛、如须弥山佛,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。各于其国,出广长舌相,遍复三千大千世界,说诚实言:「汝等众生,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,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。」
佛陀的目光最后转向上方世界,向弟子们介绍道:「舍利弗,在上方世界也有许多伟大的佛陀,他们同样在赞歎这部经典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屏息静听,对这个无边无际的佛国世界感到无比惊叹。
佛陀慈祥地微笑着说:「在上方世界,有梵音佛,他的声音清淨如梵天;宿王佛,他如同众星之王;香上佛,他散发着最殊胜的香气;香光佛,他的光明如同芬芳;大焰肩佛,他的肩上发出智慧的火焰;杂色宝华严身佛,他的身体庄严如同五彩宝花;娑罗树王佛,他如同高大挺拔的娑罗树王;宝华德佛,他具有如宝花般的美德;见一切义佛,他能够洞察一切事物的真实意义;如须弥山佛,他的智慧高大如须弥山。」
「哇!佛陀,这些名字听起来真是太美妙了!」一位弟子惊叹道。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,代表了这位佛陀的特质和教化众生的方式。」
「佛陀,上方世界的这些佛陀也和其他方向的佛陀一样吗?」舍利弗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回答:「没错,舍利弗。上方世界的这些佛陀,还有像恆河沙那样多的其他佛陀,也都在自己的国土里,伸出了长长的舌头,大得能够复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「他们也说了同样的话吗?」另一位弟子期待地问。
佛陀温和地说:「是的,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:『你们这些众生啊,应该相信这部经典。这部经赞歎了不可思议的功德,是所有佛陀都在保护和忆念的。』」
舍利弗,于汝意云何?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?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是经受持者,及闻诸佛名者,是诸善男子善女人,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舍利弗,汝等皆当信受我语,及诸佛所说。
佛陀看着舍利弗,温和地问道:「舍利弗,你知道为什麽这部经被称为『一切诸佛所护念经』吗?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好奇地看着佛陀,等待他的解释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让我来告诉你们原因。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听到这部经,并且能够记住它,或者听到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佛陀的名字,他们就会得到所有佛陀的保护和关爱。」
「真的吗?佛陀,这太不可思议了!」弟子们惊叹道。
佛陀点头继续说:「不仅如此,这些善男子善女人还会在修行的道路上永不退转。他们会一直向前,最终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。」
「无上正等正觉?那是什麽?」一位年轻的弟子好奇地问。
佛陀慈祥地解释:「那是成佛的境界,是最高的觉悟状态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露出了嚮往和敬畏的表情。
佛陀看着他们,语重心长地说:「所以,舍利弗,你们所有人都应该相信我说的话,也要相信其他所有佛陀所说的话。」
舍利弗深深地点了点头,说:「佛陀,我们明白了。这部经真的太殊胜了,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,认真学习。」
其他弟子们也纷纷表示贊同,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佛陀欣慰地看着他们,知道这些弟子已经理解了这部经的重要性。他相信,他们会将这个殊胜的法门传播下去,帮助更多的众生获得解脱。
就这样,佛陀的教导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,成为他们修行路上的明灯,指引着他们向着觉悟的彼岸前进。
舍利弗,若有人已发愿、今发愿、当发愿,欲生阿弥陀佛国者,是诸人等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于彼国土,若已生、若今生、若当生。是故舍利弗,诸善男子善女人,若有信者,应当发愿生彼国土。
佛陀看着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,继续说道:「舍利弗,让我告诉你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」
所有的弟子都竖起耳朵,专心聆听。
佛陀说:「如果有人在过去发过愿,或者现在正在发愿,或者将来会发愿,希望能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,这些人都会得到一个很大的好处。」
「是什麽好处呢,佛陀?」一位弟子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慈祥地回答:「这些人都会在修行的道路上永不退转,一直向前迈进,最终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。
佛陀继续说:「而且,这些人不管是已经到了阿弥陀佛的国土,还是现在正在往生,或者将来会往生,都能够得到这个好处。」
舍利弗若有所思地说:「佛陀,这真是太殊胜了。这意味着只要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,就已经踏上了成佛的道路。」
佛陀点头肯定道:「没错,舍利弗。正因为如此,我要告诉所有善良的男子和女子,如果你们相信这个法门,就应该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。」
舍利弗,如我今者,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。彼诸佛等,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,而作是言:「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,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: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中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诸众生,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。」
佛陀看着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脸上露出一丝微笑,继续说道:「舍利弗,你知道吗?就像我刚才赞歎那些佛陀的不可思议功德一样,他们也在赞歎我的功德呢。」
弟子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,他们没想到其他世界的佛陀也会赞歎他们的老师。
佛陀温和地说:「那些佛陀是这样说的:『释迦牟尼佛做了一件非常难得、非常稀有的事情。』」
「是什麽事情呢,佛陀?」舍利弗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解释道:「他们说,我能在这个娑婆世界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世界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。」
「为什麽这麽难呢?」一位年轻的弟子问道。
佛陀慈祥地说:「因为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五种浊恶。」
看到弟子们疑惑的表情,佛陀进一步解释:「第一是劫浊,就是时代混乱;第二是见浊,就是人们的见解错误;第三是烦恼浊,就是人心充满烦恼;第四是众生浊,就是众生的品性低劣;第五是命浊,就是人的寿命短暂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感到有些沮丧。但佛陀接着说:「虽然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,但我仍然在这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,并且为大家讲解这个所有世间都难以相信的法。」
舍利弗恍然大悟:「原来如此!佛陀,您不仅自己成就了觉悟,还在这麽困难的环境下教导我们,真是太了不起了!」
其他弟子们也纷纷点头,眼中充满了敬佩之情。
佛陀微笑着说:「这就是为什麽其他世界的佛陀都在赞歎我。但要记住,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,只要努力修行,总有一天也能像我一样帮助更多的众生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感到十分振奋。他们明白了,虽然所处的世界充满困难,但只要坚持修行,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障碍,最终达到觉悟。
舍利弗,当知我于五浊恶世,行此难事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一切世间,说此难信之法,是为甚难。
佛陀看着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,脸上露出既慈祥又坚毅的表情,继续说道:「舍利弗,你要知道,我在这个充满五种浊恶的世界里,做了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」
舍利弗和其他弟子们都屏息静听,等待佛陀进一步的解释。
佛陀缓缓地说:「在这样一个困难的环境中,我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。这就像是在泥泞中开出了一朵洁白的莲花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露出了敬佩的神情。
佛陀继续说:「不仅如此,我还要为所有的众生讲解这个难以相信的法。这就像是在漆黑的夜晚点亮一盏明灯,为迷路的人指引方向。」
「佛陀,为什麽说这个法难以相信呢?」一位年轻的弟子好奇地问道。
佛陀慈祥地解释:「因为这个法讲的是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真理。就像告诉一条鱼天空的样子,或者告诉一隻鸟大海的深度一样,不容易理解。」
舍利弗若有所思地说:「我明白了,佛陀。您不仅自己成就了觉悟,还要努力让我们这些还不明白的人也能理解,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」
佛陀点头说:「是的,舍利弗。这就像是要把複杂的道理用简单的话来解释,让每个人都能听懂。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」
其他弟子们听了,都深深地被佛陀的大慈大悲所感动。他们意识到,佛陀不仅自己修行成就,还愿意花这麽多心思来教导他们,真是太伟大了。
佛陀最后说:「但是,无论多麽困难,我都会继续这样做。因为我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,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。」
弟子们听了,都感动得热泪盈眶。他们纷纷在心中发誓,一定要好好修行,不辜负佛陀的教导,将来也要像佛陀一样,帮助更多的人走上觉悟之路。
就这样,佛陀的话语如同甘露,滋润了每个人的心田,让他们对修行的道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。
佛说此经已,舍利弗及诸比丘,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,闻佛所说,欢喜信受,作礼而去。
佛陀讲完了这部《阿弥陀经》,环顾四周,看着舍利弗和其他所有的比丘们。不仅如此,天上的天人、人间的众生,甚至是平常很少出现的阿修罗,都在专心聆听。
整个世界彷彿静止了一般,每个人都沉浸在佛陀的教导中。
当佛陀的最后一个字音落下时,现场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喜的声音。所有听经的人,无论是人还是天人或阿修罗,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感恩的笑容。
舍利弗站起身来,代表大家说道:「佛陀,感谢您为我们讲解这麽殊胜的法门。我们都深深地相信您所说的每一句话。」
其他的比丘们也纷纷点头,表示贊同。天人们在空中翩翩起舞,阿修罗们则难得地露出了和善的表情。
这时,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,恭敬地向佛陀鞠躬。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就像是一片麦浪在风中起伏。
鞠躬过后,大家依依不捨地看了佛陀最后一眼,然后才慢慢地离开。有的人边走边讨论刚才听到的教导,有的人则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。
天空中的天人们化作一道道彩虹消失不见,阿修罗们也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。人间的众生则带着满心的欢喜和信心,回到各自的家中。
就这样,《阿弥陀经》的法会圆满结束了。但佛陀的教导却如同种子一般,深深地种在了每个人的心中,等待着有一天能够开花结果,让更多的人得到解脱。
佛说阿弥陀经,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罗尼(三称):南无阿弥多婆夜.哆他伽多夜.哆地夜他.阿弥利都婆毗.阿弥利哆.悉耽婆毗.阿弥利哆.毗迦兰帝.阿弥利哆.毗迦兰多.伽弥腻.伽伽那.枳多迦利.娑婆诃。
在《阿弥陀经》讲述完毕后,佛陀对大家说:「现在,我要教给你们一个非常特别的咒语。这个咒语有着神奇的力量,可以消除你们所有的业障,帮助你们往生到极乐淨土。」
所有的弟子们都竖起耳朵,专心聆听。
佛陀慢慢地、清晰地念诵道:
「南无阿弥多婆夜.哆他伽多夜.哆地夜他.阿弥利都婆毗.阿弥利哆.悉耽婆毗.阿弥利哆.毗迦兰帝.阿弥利哆.毗迦兰多.伽弥腻.伽伽那.枳多迦利.娑婆诃。」
佛陀念完一遍后,又重複了两遍。每一遍,弟子们都跟着默默地念。虽然他们可能不完全理解这些音节的意思,但他们能感受到这个咒语中蕴含的神圣力量。
念诵的声音在空气中迴盪,彷彿有一种神奇的能量在周围流动。有的弟子感到全身轻飘飘的,有的则感到内心无比平静。
佛陀微笑着对大家说:「这个咒语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,可以为你们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的大门。当你们遇到困难或者感到迷惘的时候,就念诵这个咒语吧。它会给你们力量,帮助你们克服障碍,最终到达阿弥陀佛的淨土。」
弟子们都认真地点头,将这个咒语牢牢地记在心里。从那天起,无论是在修行的时候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,他们都会时常念诵这个咒语,感受着它带来的平静与力量。
就这样,《阿弥陀经》的教导和这个神奇的咒语,成为了所有弟子们修行路上的明灯,指引着他们不断前进,向着极乐世界的方向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