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嚴經第十卷》完整經文:修行中可能遇到的十種錯誤認知和執著、十種錯誤見解和執著、解釋五陰皆由妄想所成、誦持《楞嚴經》和咒語的殊勝功德,能消除罪障,直至成就菩提。佛陀叮囑阿難將此法門傳示後世,幫助眾生識破魔事,遠離邪見
《楞嚴經第八卷》完整經文:修行人應斷五辛,避免引起貪婬和嗔恚,嚴持清淨戒律,永斷婬心,不食酒肉。從乾慧地開始,經過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四加行、十地等階段,最後達到等覺和妙覺。十種習氣(婬、貪、慢、嗔、詐、誑、怨、見、枉、訟)及其所招致的果報。六根造業所招致的六種惡報(見、聞、嗅、味、觸、思),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惡道的形成原因,十種仙人的修行方法和特點,欲界六天的形成及其特徵,一切眾生的輪迴都是由自身的妄想業力所招致,若能悟菩提則能超脫
《楞嚴經第四卷》完整經文:佛陀解釋了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形成過程,感官本來是純淨無染的,但因執著外界事物而被蒙蔽,若能超越感官的限制,可達到更高的覺知狀態,不被外界現象所迷惑,回歸到純淨的覺知狀態